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外滩建筑只能走近不能走进?"旅游+"让建筑可全方位阅读

2018-10-8 10:40:59发布107次查看
  黄浦区是红色文化的传承地、海派文化的发源地、江南文化的集聚地,建筑是这些文化表达和体现的重要载体。
黄浦区在大调研中发现,黄浦有不少重要历史建筑,因为各种因素,使市民游客只能“走近”,却无法真正“走进”,深入了解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着实令人遗憾。
为解决这一问题,黄浦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框架下,在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中,围绕“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的愿景,一年来积极探索,形成了以条线牵头、社区街道为单位、市场企业广泛参与的工作模式,发挥群智群力、聚焦产品供给、注重“体验”升级,黄浦的“旅游+”模式将建筑“可阅读”延展为“可走进”、“可倾听”、“可体验”。
市旅游局和黄浦区领导等共同启动“阅读滨江乐游浦江”城市微旅行
10月1日下午,“阅读上海.乐游浦江”城市微旅行活动在十六铺3号游船码头举办。作为全市主场,黄浦区交出了“阅读建筑”工作的第一份成绩单。
目前,黄浦区实现建筑可扫码阅读。“点”上,实现“前四批”共206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以及4处国家级和市级名人故居的扫码“阅读”建设,市民游客可以在建筑铭牌上扫码了解建筑的前世今生,倾听音频导览。“线”上,推出以历史建筑为特色要素的微旅行线路17条,搭配宣传导册。关注“黄浦最上海”官微,或路遇“i”字样的旅游咨询中心,或是家门口的居委会,都可以找到“阅读建筑”城市微旅行线路信息和图册,按图索骥,深入外滩、南东、瑞金和淮海社区,用“脚步”体验美好家园。
今年6月,外滩沿线第一批开放建筑7家单位,即外滩源壹号、和平饭店、中国银行大楼、浦发银行大楼、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上海电信博物馆和上海市外滩历史纪念馆,让市民和游客能够“走进外滩建筑”。8月1日,新增第八栋建筑“外滩14号上海市总工会”大楼正式开放。多少年来,普通市民与游客第一次可以零距离欣赏与感受外滩建筑之美,预约系统经常一位难求。
值得一提的是,又一栋外滩建筑即将开放免费参观。10月4日起,外滩27号怡和洋行大楼6楼的上海久事美术馆(外滩馆)将正式开放,广大市民可通过预约的方式,参观这幢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外滩大楼,在欣赏艺术的同时阅读建筑、感悟历史。久事集团表示,未来,在外滩历史建筑保护开发中,还将拿出一些外滩建筑空间用作艺术品的展示、交易、交流,形成美术馆群落。不仅将成为优秀历史建筑“重现风貌、重塑功能”、变“古旧”为“经典”的示范,进一步擦亮上海外滩的文化名片,同时也将为打造外滩金融集聚带提供艺术人文的软环境。
为了让更多的外滩建筑打开大门,并增加体验性,区旅游局尝试发挥商业资源的主动性,协调和平饭店、外滩源壹号、外滩22号等3家商业体整合内部餐饮企业,首批推出休闲体验式的“阅读”产品。市民和游客可继续登陆“黄浦最上海”官方微信平台进行线上预约报名。如果预约成功后,无法按时前来,记得要在系统内“取消”。据悉,该“体验版”项目将在国庆节后正式上线。
同时,区旅游局还请来大咖为市民订制“建筑”节目。9月18日,《听,乔争月讲述外滩建筑》专辑正式亮相喜马拉雅“黄浦最上海”有声电台。作为上海报业集团上海日报城市和建筑历史专栏作家、《上海外滩建筑地图》作者,乔争月女士用温柔的声音把建筑的趣闻故事娓娓道来。2018专辑重点推出6档节目,聚焦外滩12号浦发银行大楼、外滩14号上海市总工会、南京东路20号和平饭店、外滩24号中国银行大楼、外滩27号罗斯福公馆、中山东一路33号外滩源壹号等6处外滩建筑。
进入“黄浦最上海”微信公众号
点击下方菜单栏“立即出发”——“在线预约”
走路“阅读”实现了,在浦江游览的游船上也想“阅读”怎么办?“阅读滨江”专栏在“黄浦最上海”官微上线。打开“黄浦最上海”官微,在“立即出发”板块,发现“阅读滨江”。专栏呈现了黄浦外滩第一立面建筑的风貌。除了经典的22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还有“十六铺、老码头aaa级景区、南浦大桥、当代艺术博物馆、儿童艺术剧场、世博会博物馆、世博黄浦体育园、卢浦大桥”等8处建筑群。中英文介绍和双语音频,让市民游客在畅游“世界级滨水空间”的同时,发现更多、体验更多。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