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改革开放40周年,闵行人收入增长知多少?消费水平又如何?这里全都有!怎样?
国庆黄金周转眼到了最后一天
各位返程了没?
不论是出游还是购物
都大出血了吧?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支出和收入……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帷幕。40年来,闵行以开放的思想促改革,以创新的勇气促发展,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提高。
改革开放40年来闵行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一起来看看——
闵行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从1978年到2018年,历史的车轮跨越了整整四十周年。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闵行区(前身为上海县和闵行区)人民和全国人民一起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也见证了四十年以来地区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
自1992年建区以来,随着闵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闵行区始终全面贯彻落实惠民政策和措施,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至2017年末,闵行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0736元。
城镇居民收入显著提高
自1992年以来,随着闵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据2007年起闵行区城镇住户调查抽样调查,闵行区城镇居民收入均呈较快的增长。
2014年闵行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0637元,老口径)比2007年(20209)增长101.1%,年均增长率为10.5%;2017年闵行区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0736元)比2014年(46794元,新口径)增长29.8%,年均增长率为9.1%。
1993年闵行区城镇职工主要在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单位中工作,分别占全区职工总数的47.08%、46.95%,其他经济仅占5.97%。同年人均工资差距不大,国有经济全年人均工资5804元,集体经济全年人均工资5986元,其他经济全年人均工资5944元。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2001年底集体经济单位人数明显下降,比1993年下降了28.88个百分点,其他经济单位的人数增长了23.12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工资国有经济最高为21785元,集体经济和其他经济分别为12564元、15123元。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职工工资统计范围扩大,2017年年末闵行区从业人员总数中,国有经济占1.07%、集体经济占1.26%、私营经济占28.74%、其他经济占68.94%。同年,其他经济从业人员人均工资最高,为122364元;集体经济最低,为57234元;国有经济、私营经济分别为116393元、66181元。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缩小
根据2007年至2014年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因城乡居民收支调查口径差异,无法做比较测算。2016年起农村住户调查停止),闵行区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差距逐年缩小,差距由2007年的1.78:1,缩小到2014年的1.35:1。
闵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升
自1992年建区以来,随着闵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闵行居民的消费水平迅速提升,消费观念不断变化,生活质量明显改善。长期以食品、日常生活用品为主的生存型消费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重心,取而代之的文化教育、医疗保健、休闲娱乐等发展和享受型消费受到人们重视。生活性消费也从原来的“温饱型”转向“享受型”,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也呈逐年增长趋势。至2017年末,闵行区居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达42081元。
城乡居民消费支出逐年递增
消费性支出指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包括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等八大类。
1992年来,随着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市场供应丰富,闵行区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闵行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逐年递增。2007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700元,2014年老口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040元,2007年至2014年的七年间闵行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平均每年增长9.0%。
2014年,闵行区新口径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248元,2017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2081元,2014年至2017年平均每年增长7.1%。
1992年,百户农村住户户均年生活消费支出8745元,2003年,百户家庭户均年生活消费支出20907元,与1992年相比,户均消费支出增长了12162元,年均增长率为8.3%。
2015年,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17338元,比2003年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6574元增加了10764元,年均增长率为8.4%。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
1980年代末,闵行区农村居民的住宅大部分是由当地居民出资建造。区内城镇居民的住宅则以老公房为主,1998年后,商品房逐步成为城镇居民住房的主要房源。21世纪以来,城镇居民的住宅开始由解困型向改善型和舒适型发展,农民建房面积也越来越大,楼层越来越高,样式越来越新,单体住宅越来越西化。
在全国各大城市实行住房改革后,闵行区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相比1980年代末的低租金,无偿分配住房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商品房成了炙手可热的热销品。2009年,闵行区作为首批经济适用房的试点区,开始了探索。
商品房的热销带动着家庭住宅样式的改进,近10年,闵行区内房地产开发商推出的楼盘都各具特色,自2007年起,闵行区城镇居民家庭住宅建筑式样中,一居室和二居室的比重逐年减少,可见,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一居室、二居室的住宅样式已难以满足日渐提升的消费要求,小户型住宅的热度也在慢慢减淡。
人均居住消费支出方面,闵行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从1992年的1063元,增加到2015年的1591元,增幅达49.7%。
2014年闵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居住消费支出老口径数据为2995元,较2007年增长141.9%。2017年闵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居住消费支出17131元,较2014年新口径数据增长26.2%。
闵行农村改革成效显著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四十年的光辉历程。闵行自1992年建区(原上海县、闵行区撤建合并为新的闵行区)以来,“三农”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农业生产由近郊农业向生态、精品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型
建区之初的1992年
全区农业产值为5.43亿元,从1993-1997年在牧业产值上升的带动下全区农业产值逐步上升,至1997年达到最高值10.07亿元,1997年之后农业产值逐步下降,2017年全区农业产值完成2.86亿元。
“十五”期间
农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与城市化发展相配合,发展效益农业和生态农业,基本形成都市型现代化农业的框架。
“十一五”期间
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逐步实现生产型向生态型、分散型向规模型、产品型向服务型转变。
“十二五”期间
闵行区积极推进区域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由“生计农业”向多功能农业转换,因地制宜地拓展了多样化精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
闵行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闵行农村改革成效显著,农业生产成功转型,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农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引领全国,充分激发农村发展活力,闵行农民的生活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农村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收入结构变化较大
1992年建区后,闵行区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农村、农民、农业)放在重要位置,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给予农民更多的自主权,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随着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收入来源拓宽,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由1992年的人均纯收入2866元逐步增加至2005年的人均纯收入收入10224元,年均增长率达10.3%;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9260元,增加至2015年的30130元,年均增长率达12.5%。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消费结构转型升级
1992年以来,农村居民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从生存型逐步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从主要关注物质需求向关注物质与提升精神双需求转变,追求生活便利,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
1992年,百户农村住户户均年生活消费支出8745元。2003年,百户家庭户均年生活消费支出20907元,与1992年相比,户均消费支出增长了12162元,年均增长率为8.25%。2015年,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17338元,比2003年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6574元增加了10764元,年均增长率为8.42%。
1992年来,农村居民在“吃”方面逐步由吃饱吃好转向营养型、健康型饮食习惯,饮食结构向多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低糖方向发展。伴随着收入的不断上升,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在外饮食的年人均消费金额越来越高,特别是家庭团聚、会友等一般都选择在外用餐。2003-2015年,人均在外饮食消费金额逐年增长,由199元增长至7059元,12年间增长了35.5倍。
闵行人民的衣着消费从“扯布做衣”到“成衣套装”购买,从款式单调到多姿多彩的讲品牌追求个性转变。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从1992年的757元,增加到2015年的1222元,增幅达61.4%。
农村居民经历了90年代翻楼房、21世纪买新房的过程。闵行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从1992年的1063元,增加到2015年的1591元,增幅达49.7%。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从2003到2015年,由360元增加到1166元,增长了3.24倍。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通讯工具不断升级换代,类型日趋高档。90年代中期,固定电话在居民家中逐渐普及,21世纪移动电话迅速进入普通居民家庭。其中,寻呼bp机、小灵通等盛极一时的通讯工具已逐渐退出。2015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通讯费达到402元。
娱乐用品和娱乐设施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城乡居民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创造了条件。2015年闵行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2436元,2003年闵行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1225元,12年间翻了一番。
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588元,2003年,闵行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350元,12年间增长了68.0%。随着基本物质生活逐步满足,闵行农村居民虽然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2015年,闵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276元,较2003年增加176元,增长1.76倍。
改革开放以来,闵行人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无论是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还是农民的生活水平,都在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为闵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闵行人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富足、充实,幸福!
信息来源:国家统计局闵行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