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国庆回忆杀,真的是只有80后才懂的那些记忆中的上海!

2018-10-3 5:15:34发布110次查看
  转载自:上海新闻微信公众号
是阿拉小辰光嗰上海。
一直勒阿拉心里,却再也回不去了……
茶叶蛋,瓶装牛奶。特别是最最左边,只露出一个小脸的可可牛奶,味道老浓的,不像现在侪是糖水,阿拉小辰光最欢喜吃了。
每趟路过陕西南路一家专卖油墩子的小店,就3块钱买一瓶,吃光,还要把盖头舔一舔,上头有一层厚厚的奶油,最好再拿开水荡一荡,满足!
小辰光妈妈不让我坐在香蕉位子上嗰,伊讲很多小孩子侪从洞里落下去死掉了,后来真的听说有同学嗰同学嗰同学落下去被轧死了,吓死囡囡了~~~
老清老早起来卖早饭,现在又有多少上海人肯早上起来卖早饭,难怪现在上海米道的早饭越来越少。
很多人第一次吃肯德基,就是在这里吃的。爸爸妈妈带了小囡,只给小囡买一份套餐,爸爸妈妈自己是不吃的,讲不欢喜吃油炸的。现在才晓得,他们为什么说不喜欢吃了。
很多小盆友,喜欢立勒卖票员旁边,看伊拉剪票子。
电车辫子经常翘掉,司机经常要下车把翘了的辫子重新接回电轨。
里厢教侬哪能结绒线,哪能结那时候最流行嗰棒针衫。
还照那上面的样子,买料子,叫裁缝做,不过做出来总归搭杂志上的不一样。
西宫里厢嗰游乐园,普陀区嗰童鞋应该侪白相过伐。里头的激流勇进,刚出来的辰光,排队的人覅太多哦。
这个现在偶尔还看得到,但是味道跟老早不好比,感觉跟老早不好比。老底子一大帮小囡,拿着米和年糕去爆,爆好以后,一路走一路吃,到家了也基本吃了差不多了。
小辰光每次和大人一道去买米,侪老开心嗰,就等着米从那个洞里出来,然后每次放完都不忘把手伸进去掏一掏,总会有收获。
终点站勒了新乐路襄阳路的顶顶鲜对过,另外一头勒了大上海时代广场。
人民广场大屏幕下头。
就在昨天,国家批准海南搞赛马了!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阿拉上海
才是中国赛马运动的发源地啊!
跑马厅和总会大楼
1861年英商霍格等人利用在沪官商人脉,利用租界管理机构工部局和上海道台的合力,在人民广场地区450余亩土地上建立起上海历史上第三个跑马厅。
这幅1937年的上海城区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现今人民广场的前身第三跑马厅东南角以及第二跑马厅遗留下的圆弧形外圈
1933年,跑马总会拿出200万两银子,在跑马厅的西北角(今黄浦区南京西路、黄陂南路路口)建造一幢大楼,成立高级俱乐部。上海跑马总会建筑是由英商马海洋行设计,余洪记营造厂(创办人余积臣,注册地广东路3号)承建。施工规模浩大,当时雇佣土木工近千人。
这是一组对比图,相同角度拍摄。上图拍摄于1928年,下图拍摄于新跑马厅大楼落成后不久。可见新楼就是在原有老楼的地块翻建而成
大楼西北高耸的53.3米大钟楼是其标志,钟楼最上部是四面三角形坡形顶,顶与大钟之间是瞭望台。钟楼四面镶装有圆形直径3.3米的大钟,钟面上的数字为罗马文。会员看赛马在三楼的长廊中。当年底层设售票处、领奖处。
1941年底,跑马厅被日军占领,日伪设立上海体育会管理跑马厅与公共体育场,继续经营赛马。抗日战争胜利后,跑马总会重新接管跑马厅。随后,租给美国海军陆战队作为营地,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
20世纪30年代,马霍路(mohawk road,今黄陂北路)孟德兰路(mandalay road,今江阴路)路口,背后的跑马厅裙楼立面细节清晰可辨
重获新生
1949年5月27日,上海宣布解放。1951年9月6日,上海市政府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决定根据各界人们的要求和社会活动的需要,“先在场地南部修筑上海人民广场;其余场地之绝大部分,则将逐步修建,辟作文化休息及其他有益市民之用途”。1952年跑马厅大楼成为上海博物馆。
1959年博物馆迁出,改为上海图书馆。1997年上海图书馆迁往新馆,改作上海美术馆。
这是一组对比照片,同样的拍摄角度,时间跨度则有60余年。左图摄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站立在汉口路西藏路口西望,跑马厅钟楼清晰可见。而2015年拍摄的影像,当时的沪西最高楼明天广场代替了钟楼成为地标建筑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自1953年开始筹建,1983年建成“上海历史文物陈列馆”,1991年7月更名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其间,几易其址。
2015年底,经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正式批复,位于南京西路325号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得以完好修缮的前提下,作为“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上海市级重大文化设施之一“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建设项目得以正式启动。
2017年11月,该馆试运行。2018年3月26日正式开放。
阿拉的魔都
阿拉的老家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