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国庆去奉贤南桥看戏吧 一场民间戏剧嘉年华等着你
2018-10-1 14:20:47发布72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奚亮10月1日报道:“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原奉贤山歌剧团成立的40周年,我们这些老演员热爱乡土戏剧的心没有变。”原奉贤山歌剧团团长沈锦清充满感慨地说。昨晚,在奉贤中学体育馆,一曲曲奉贤山歌剧响彻了南桥镇的夜空,也拉开了东方美谷·奉贤南桥镇第三届文化艺术节民间戏剧嘉年华的序幕。
“小小鲤鱼伴潮来,瞪起仔圆圆眼睛口难开……”吴侬软语、载歌载舞,一曲五代传承人同台演唱的山歌剧《摸花轿》选段《勿是为侬我勿来》揭开了奉贤山歌剧这个“上海的独养囡”的前世今生。不仅如此,整个表演还穿插了一堂堂的非遗传承公开课,分散各地的老演员又一次相聚在了同一个舞台上。
此外,在公开课上,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侯晓声、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高春明等专家分别就奉贤山歌剧的唱腔、曲调以及艺术价值、内涵审美、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交流。
奉贤山歌剧是由流行于民间的山歌发展演变而成的上海本土新兴的传统戏曲剧种,是继沪剧、滑稽戏之后发源于上海本土的第三大剧种。该剧节奏明快,旋律优美,高亢,色彩鲜明,乡土气息浓郁,被誉为上海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
2007年5月,奉贤山歌剧申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市有关部门批准,专家组一致认为它应该作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行保护。”多年来,奉贤区南桥镇作为传承奉贤山歌剧的主战场,在社区、学校培育了一大批山歌剧爱好者,“非遗在社区的培育要打破区域的界限,要充分发挥艺术对城市文明的美育作用,使其成为提升城市管理有效推动力。”南桥镇副镇长陶月华介绍说。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南桥镇选择以这场非遗公开课作为戏剧嘉年华的开场,不仅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上海本土的民间戏剧文化,也想让大家体会民间戏剧爱好者心中的那份坚持。
此次东方美谷·奉贤南桥镇第三节文化艺术节民间戏剧嘉年华以民间戏剧作为切入点,特别邀请了上海乃至全国许多知名的民间戏剧专家和戏剧团体,在两周的时间内,为广大观众奉上剧目展演、戏剧工作坊、民间戏剧发展论坛等多个版块的精彩内容,并通过“文化云”和微信公众平台向全市的戏剧爱好者和普通市民发出邀请,一起到南桥来享戏剧狂欢,品艺术盛宴。
而针对一些业余的戏剧爱好者们,本次艺术节还邀请了业内三家不同的专业工作坊的戏剧导师,分别针对中青年业余戏剧爱好者、零基础的戏剧业余爱好者和少儿戏剧爱好者开展三场戏剧指导,让他们和自己喜爱的戏剧贴得更近。
另外,将于10月14日上午举行的“上海民间戏剧联盟发展论坛”,邀请了包括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孙祖平、上海“下河迷仓”创始人之一的戏剧导演臧宁贝和奉贤文联的戏剧专家等,一起交流探讨上海民间戏剧的现状和发展。
(本组图片由奉贤区南桥镇提供)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