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更新已进入攻坚期,“留改拆”并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正处在全面推开的关键阶段。如何多渠道多途径地改善市民的居住条件?如何改造卫生设施短缺的老旧住房?如何修缮风貌街坊内的老建筑?带着这些市民们关心的问题,东方网记者走进闵行和静安区,听“七十二家房客”讲述他们的美好新生活。
江川路街道旧住房成套改造 2539户居民受益
江川路街道居民陈女士通过抽户异地安置方式,住进了永平南路198弄24号。
闵行区江川路街道辖区25.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万,户籍人口13万。作为上海市的老工业基地,上世纪50年代末,“四大金刚”落户在此,并建设了一批职工宿舍,这些房屋多为非成套房屋,且建设标准低,大多是砖木结构。目前,这些非成套房屋的房龄均超过50年,各种设施破损严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江川路街道居民陈女士告诉记者,非成套旧住房很多都是四户、六户甚至八户居民合用一个卫生间,日常生活很不方便,“煤卫合用,环境狭小。清晨起床上厕所要排队,晚上下班煮饭,邻居同在一间狭小的厨房里挤来挤去。”此外,老小区还缺乏良好的物业管理,小区环境脏乱差,道路严重积水,部分房屋上下水管道堵塞。
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江川地区的两家房管所及上海电机厂、上海汽轮厂两家大型国企开始相继对自己所属产业的房屋进行了修缮,对部分非成套房屋进行了煤卫分隔的改造。原本两户居民合用煤卫的,改造后,一户居民使用厨房间,一户居民使用卫生间。
陈女士的新家
2005年,江川辖区内电气集团的系统公房通过市场化模式,率先启动成套改造工作。十多年来,江川路街道逐步形成了以抽户异地安置,原旧住房成套改造后回搬、拆落地以及加扩建三种成套改造方式。据统计,截至目前,街道已累计完成122幢房屋,20.54万平方米的成套改造工作,受益居民2539户,占建筑面积总量的50.72%。同时,目前正在实施成套改造的有54幢房屋,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涉及非成套居民1291户,占建筑面积总量的15.06%。
据介绍,下一步计划实施的还有68幢房屋,建筑面积13.86万平方米,涉及非成套居民2642户,占建筑面积总量的34.22%。
石门二路街道厨卫综合改造保留历史建筑原有风貌
南京西路街道重华小区通过开展直管公房全项目修缮厨卫综合改造项目,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展开房屋的主体结构加固、隐患点排除、屋面翻修、外墙风化渗漏修复、公用设备设施整修等工程。
位于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的“西王小区”位于奉贤路68弄40-92号,总实施建筑面积12222平方米,涉及居民235户。其房屋已被列入历史保留保护建筑,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但这些老建筑同样存在着火灾隐患、防台防汛、房屋安全、共有部位设施安全、使用安全等诸多方面的隐患和问题。
2017年,上海静安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对房屋进行了保护建筑直管公房全项目修缮厨卫综合改造项目,并结合全项目修缮与“美丽家园”建设同步开展实施,对整个小区的架空线(弱电线)进行了落地改造与试点推行“一平方”托盘马桶改造。在做好前期排摸、居民意见征询的基础上,按照“一户一方案“、“一幢一册”、“一小区一规划”的总体原则,在不到10平方米的居住空间内,因地制宜增设卫生设施,解决了44户居民“如厕难”问题。
通过实施全项目修缮改造,不仅完好保留了历史建筑的原有风貌,更提升了旧住宅小区运行的安全水平,改善了小区公共管理秩序,切实提升了居住环境品质与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在静安区的南京西路街道“重华小区”,涉及居民221户,修缮前存在外墙立面风化开裂、屋面渗漏、门窗损坏、上下水管道长久使用老化渗水等问题,房屋的各种隐患也给楼内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置业集团通过开展直管公房全项目修缮厨卫综合改造项目,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展开房屋的主体结构加固、隐患点排除、屋面翻修、外墙风化渗漏修复、公用设备设施整修等工程。
通过实施全项目修缮改造,使得房屋建筑无论在外观还是在功能使用上,都有了焕然一新的感觉,“重华小区”也因此成为南京西路沿线直管公房修缮改造的亮点之一,进一步提升了“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房屋建筑应有的良好风貌环境。
重华小区居民家经修缮改造后的厨房设施。
加装电梯需求爆发增长上海已累计完成204幢立项
上海建科院致力于土木建筑领域建设、运维和更新的科技服务。近年来,上海建科院完成老旧小区和各类历史建筑的检测鉴定、加装电梯、纠偏改造、美丽家园等项目200余个、共800万平方米。
院长李向民向记者介绍,上海“留改拆”体现了惠民政策与市民需求的有机统一。随着政府财政补贴的完善,上海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需求呈现了“爆发式”增长。其中,仅上海建科院接到的申请就有200多例。
目前,上海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协调难的问题目前逐步得到改善。通过科学设计减少对居民采光、噪音干扰让越来越多的居民接受这一事物。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小区还通过寻求第三方广告资源的介入,实现了居民“零支出”就装上了便民电梯。
记者获悉,目前,上海已有204幢房屋通过居民意见征询完成加装电梯计划立项工作,已经竣工运行的47台,正在施工的29台。
市房管局表示,从实践看,上海现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数量目前虽然不多,但矛盾较少,程序也比较规范,相关政策和工作模式初步建立,基本形成了符合本市特点,能够引导业主共建共治的,行之有效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路径和方法,对全市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