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兴路街道创造高品质生活组合式研讨会顺利召开
2018-9-30 14:11:16发布82次查看
据浦东新区消息,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四高”战略,持续深化“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群众生活品质跃上新台阶,9月29日上午,2018年浦兴路街道深化“家门口”服务创造高品质生活组合式研讨会召开。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冯伟、区政协副主席、民政局副局长徐红、区地区工委(社工委)副书记凌军芬莅临会议,其他部分兄弟街镇代表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应邀出席会议。会议由浦兴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周秀华主持。
会上,浦兴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杨弘亮、中大居民区书记以及长岛居民区社工代表分别从街道、居民区、社工三个层面作了浦兴路街道“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的交流汇报。来自唐镇和金桥镇的居民区书记代表,以及社会组织代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交流分享了参与和开展“家门口”服务的体会和感受。随后,来自不同领域的六位专家进行了深入的点评,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家门口”服务,创造高品质生活在理论建构和实证研究方面给予了指导。专家建议,要围绕建设全球卓越城市对标纽约、东京,进一步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居民的幸福感。从构建居民“15分钟社区生活圈”、打造更多城市公共空间、加强社会组织发展,激发多元主体参与等多方面入手,使“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焕发出新的活力。
会议最后,区委副书记冯伟充分肯定了浦兴近一年多来在构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持续推进“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为居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品质跃上新台阶进行的有益探索,同时对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四高”战略,进一步深化“家门口”服务,创造高品质生活提出了具体要求。冯书记强调,要做深做强家门口服务体系3.0版本。一是要坚持对标,把思想统一到贯彻落实“区委”四高战略,持续深化“家门口”服务上来。要认识到深化“家门口”服务有助于实现群众服务的全覆盖,有助于社会治理创新领域的协同推进,有助于高品质生活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二是细化任务,把重点聚焦到推动“家门口”服务提质增能,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上来。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强站点资源集成,加大政务、健康等群众最关切服务项目的供给力度。要统筹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因地制宜谋划空间布局,进一步落实“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要求。要重视经验推广和总结提升,保持宣传热度和工作热情,进一步擦亮“家门口”金品牌。三是层层落实,把力量汇聚到助力“家门口”服务,创造更高品质生活上来。力求做到新区资源“下得去”、街镇确保“能整合”、村居确保“接得住”、多元力量参与确保“有机制”,形成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强大合力。
据悉,今年以来,浦兴路街道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对标“四高”战略,持续深化体系、功能、载体、机制、队伍五大要素建设,进一步畅通为民服务渠道,在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上不断实践和探索。一是理念革新,“转”基层社会治理方法。加强党建引领,将“家门口”服务站打造成教育服务的阵地、社会治理的平台。形成总体布局,下移治理重心,集成服务资源,系统化、精细化地实现群众服务、社会治理领域革新。二是四治一体,“燃”居民群众参与热情。推动了党建引领的自治、共治、德治、法治的一体化进程,落实“三会一代理”制度,通过“家门口”小花园等载体建设,形成多元参与,提升基层治理能级;三是提质增能,“创”高品质生活。从建成服务站到打造综合园,从能力全岗通到基层治理通,从服务精准化到社会治理智能化。着眼于高品质服务供给,让“家门口”服务更便捷可及,营造更为优美的自然环境,让浦兴更宜居、更具温暖,进一步提高浦兴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