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多才多艺的钟扬:文艺青年、科普达人、烹饪高手
2018-9-30 13:38:47发布126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9月30日报道:“世界多少玲珑的花儿,出没于雕梁画栋,唯有那孤傲的藏波罗花,在高山砂石间绽放。从沙石冒出来的藏波罗花,它的生命力就如它热烈奔放的颜色。”昨天下午,在第十四期学习读书会上,《光明日报》记者、钟扬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颜维琦分享了这首钟扬最喜欢、亲手翻译的藏族民歌,“我想这首民歌,也许就是他这一生最好的注脚”。作为主讲嘉宾,她与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复旦大学钟扬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楚永全一起,为大家讲述了他们眼中的钟扬。
一部《播种未来》的微电影揭开了本场读书会的序幕。该片选取了钟扬在援藏路上的一些经历和片段,展现了他不忘初心,一路追梦、一路前行、一路奋斗的勇气与担当。
曾与钟扬同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工作的楚永全为大家讲述了他心目中的钟扬院长。他首先为我们讲述了钟扬四个与众不同的选择:选择去复旦当老师、选择去青藏高原做研究、选择去培养西藏的人才队伍、选择当援藏干部,这就是一名知识分子党员对于祖国和人民的无比忠诚。
“钟扬用53岁的人生,做了一般人100岁都做不完的事情,这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楚永全描述了钟扬的两个时间表。第一个时间表是2011年记者采访钟扬,记录了他的行程。5月16日早上5点出发,之后到达宿舍、评审材料,和学生老师交流,持续到第二天的凌晨4点,三小时之后到野外科考。第二个时间表来自钟扬的学生,2017年6月24日到25日,钟扬上午到拉萨之后忙了一天,晚上11点到宿舍,审阅通讯评审的基金项目,凌晨1点处理邮件,2点上床休息,4点起床,半小时以后出发到野外考察。“后来我们看了很多资料发现,不只是在西藏,钟扬平常也是这样(每天只睡三到四个小时)。”楚永全感慨地说:“赤诚的情怀,拼搏的精神,追梦的脚步永不停息,这是我心目当中钟扬的精神品质。”
作为多次采访并持续报道钟扬先进事迹的记者,颜维琦回忆了她几次与钟扬打交道的情景。她说:“钟扬身上的力量太强大,他就像一盏灯,在他离去后依然散发着持久的精神光芒。他给予过的温暖在传递,他照亮过的人在闪光。”
颜维琦用生动的故事为观众展现了不同形象的钟扬。文艺青年钟扬,他喜欢写诗作文、书法画画,他是文艺青年科学家的结合体,但在他那颗文艺心背后的是浓浓的家国情怀,那颗文艺心就是中国心。美食家钟扬,他会为学生准备早饭,能烧出“专业厨师”级别的大餐,但他自己为了工作,往往是随便吃点东西充充饥,他那句名言“饥饿是最好的味精”早已声名在外。学习者钟扬,他旁听了生物系课程、自学藏语,始终“像牛一样勤,坚持不懈”,在他看来学习就是享受和乐趣,是为社会、为国家、为时代做事。科普达人钟扬,他全程参与了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筹建工作,500多块图文展板都凝结着他智慧的光芒和辛劳的汗水;他还经常作科普讲座,并且能够“从科学中提取欢乐,然后把科学和欢乐一起带给大家”。颜维琦说:“我们要带着笑一起去寻找他,去寻找这个高尚、有趣、丰满、充实的灵魂。”
《种子的力量:读懂钟扬》也在本次活动中举行了新书发布会,出版社相关人员向现场观众介绍了本书的编辑出版情况,并且用“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不是杰出者才做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三句话,对本书的出版背景、内容和目的作了高度概括。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