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中国画院主办的陆春涛作品观摩展于今天上午在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开幕。此次观摩展是上海中国画院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推出的“画师系列展”之一,汇集了画家近60幅当代水墨力作,这些作品不仅秉承了中国水墨的“写意精神”,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精神诉求。 陆春涛是上海中国画院的画师,长期坚持水墨艺术的当代探索,他的“荷塘”系列无论在“海派”艺坛,还是当代水墨领域均独树一帜。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他和上观新闻·解放日报记者交流了近年来的创作心得。荷花、荷塘是陆春涛从小就非常熟悉的事物,从最初的临摹,到进入中年之后开始寻找这一经典母题更宽泛和多义的内涵。从笔墨语言和形式构成上看,他的水墨近似乎抽象,甚至会让人联想到西方的“抽象艺术”或“表现主义”,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程式。同时,与传统保持一致的水墨载体,又继承了“东方式水墨精神”的衣钵。 从更直观的角度看,陆春涛的荷塘系列作品,多用晕染和层叠技法,墨色经过反复叠加,会产生类似黑白摄影作品般的光影效果。
陆春涛透露,此次展览之后,他将暂别荷塘主题,尝试江景、荒谷等题材,在形式上继续做减法,以此寻求现代社会中难得的宁静。缘何选择江景题材?这和他从小居住在长江边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也相信这层与江水的亲近,将有助于他继续探求属于自己的创作图式。
陆春涛笔下的崇明东滩 和所有当代艺术家一样,陆春涛也时常困惑于,自己能想到的“创新”技法,几乎都有前人尝试过了。对此他这样理解,艺术家人到中年,奢求一夜之间的全新蜕变显然不可能;相比之下,循序渐进的自我完善反倒具有可操作性。因为技法虽然有限,但时代在不断变化,自己的心境和感观也在不断成长,将这些变化因素与不同的技法组合,其中便孕育了无穷的“新”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