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林镇长三角物流城和电器城地区,由于开发商市场开发经验不足等因素,长久以来,管理混乱、环境恶劣成了这里的代名词,而经营业态多样、人员构成复杂等因素,更是让整治难以见效。
10个月前,记者在该地区看到的是这样一副景象:商户门口任意摆放广告牌及各种杂物、一大片建筑垃圾堆放在路边、还有随处可见的散养家禽……不少居住在此的居民纷纷抱怨。亭林镇政府当时承诺,要借由今年大调研的东风,将这个区域的问题彻底根治。
近日,当记者再次前往“双城”地区时,眼前仿佛“换了人间”,干净的道路、美观的绿化、整齐停放的电瓶车,随处可见垃圾桶……
蔡亚满是这里的老经营户,他告诉记者,十年前,“双城”刚启用的时候,他就买下了这里的一间商铺,说到原先的环境,他也是一肚子的苦水,几次都想关店走人。但如今,环境的改变也给了他继续留下来的希望。“现在环境变好了,相信以后生意也会越来越好的。以前这里环境差,很多客人不愿意来。”蔡亚满说。
而这一切的改变,来之不易。今年2月,亭林镇成立“双城”综合协调办公室,专职配备3名工作人员,协调督办“双城”相关整治事宜。今年4月初,物业方还专门调配了一名经理,24小时驻扎此地,专职解决“双城”的环境问题。
王景涛就是这次派驻过来的新一任总经理,他信心满满地说:“我们这次派过来的是一个69人的物业管理团队,光清扫人员就有40人,卡车有两辆……”自信之余,王景涛也很理智,他告诉记者,“双城”之所以管不好,主要是因为物业费收不上来,“整个园区物业费收缴比例不足10%,没有钱就干不了事,事情干不好,业主就更不愿意交钱,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但由于在此经营或者居住的居民八成以上都是承租户,有的甚至多次转租,真正的业主又基本都不在上海,所以一边是不愿意缴纳物业费的承租户,一边是难见踪影的业主,这个物业费的收缴实属不易。而随着亭林镇政府的介入,这件“无头案”终于迎来了转机,工作人员协助物业理清租赁关系,层层核实信息,联系到业主,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今年7月,“双城”地区举行了有史以来第一场消防演练;8月,亭林镇综治办联合区消防支队、亭林派出所、物业公司等部门开展“双城”地区“三合一”场所专项整治行动,对不合规的沿街商铺进行执法;9月,“双城”地区雨污管网大修工程启动,预计月底前完成。短短10个月,带来的明显变化让业主们感受到大调研的真抓实干,是在真正为群众解决难啃的“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