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就在眼前
这“人从众”既视感
让人有些望而生畏
有多少人和话匣妹
是一个想法
就想找个清净地儿
发个呆、放个空?
进入到最后一站
来来来
沪上近郊小镇上
多的是这样的好去处
1
第一楼茶园
位于新场大街424号的“第一楼茶园”,由周氏祖上于清同治末年始建,20世纪20年代翻建为三层楼房,时为镇上第一高度,俗称“第一楼”。上世纪30年代起开设书场,后开过饭店,1940年至1943年间曾为我党地下秘密联络点。
此书场为上海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之一。2004年,由上海市文物保护部门出资进行了全面保护性修缮。砖木结构,歇山四坡顶,二、三层连排格扇窗。
2014年4月4日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这里还曾经被李安相中,成为电影《色·戒》的重要场景之一。
半糖咖啡
“半塘咖啡”位于枫泾镇文中路36号,门面只有近30个平方,虽然空间紧凑,但简单雅致的装修,木架格上摆放的书本也给人一种舒适感。店外的长廊里还可以容纳20人。
长廊紧挨着古镇的半塘河,临河而坐,既能品美味的咖啡,又能看美丽的江南河景.....“天目来源一水长,玉虚高观峙中央。界桥两岸分南北,半隶茸城半魏塘。”半塘的由来便是清代枫泾文人沈蓉城的《枫溪竹枝词》中开篇第一首,寄托了店主对家乡的情怀。
2013年,店主从市区返乡创业把精品咖啡文化带回家乡,并在经营过程中获得世界精品咖啡协会高级咖啡师认证,半塘咖啡更是成为日本精品咖啡协会会员,用世界各地各类咖啡豆温暖了这座旅游小镇。
3
江南第一茶楼
这是朱家角古镇上最早醒来的地方,每天凌晨3:30,开门人徐师傅早早来到这里,烧开水,灌水,把水壶一个个放于八仙桌上,等着镇上早起的老茶客们的到来。
白天的古镇北大街208号,这里满是人声鼎沸,是古镇的中心,而清晨,在天边泛起鱼白肚之时,才是这座茶楼最暖,最美的时刻。
5年了,茶楼掌柜江虹蔚誓要恢复这座百年老茶楼供应“早茶”的传统,每天早早开门,为的就是能让镇上近400位早起的老人有一个会友、喝茶的好去处。无论下雨还是大雪天,一日不拉的就这么坚持了下来,而最让人感动的是,老人来喝早茶, 茶水费全免。
清晨的朱家角有着白天熙熙攘攘所难以想象的那份静中之美,坐于这里,听着老人们唠家常,临河而坐,看着远处的放生桥,近处渔民的劳作,这不就是我们梦里的水乡吗?
益梅小院
青砖白墙,翠竹错落,一座典雅精致的江南小院吸引了来往的居民驻足欣赏,但这座漂亮舒心的小院可不是什么居民住宅,而是梅陇镇的“市民公益空间”。作为梅陇镇的“公益总部”,“益梅小院”通过崭新的活动空间、规范的服务管理、市民自治与共治以及立体式智能信息化服务等方式,对周边乃至全镇的市民群众提供集“社区邻里中心”“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孵化”“慈善募捐”以及“特殊群体关爱”等多种服务。
小院有个别出心裁的公益慈善基地——融咖啡店及超市于一体的“益家生活馆”,即梅陇镇慈善超市,在提供便利购物的同时,更为人提供了公益献爱心的途径。
除了有一般文艺咖啡店的“标配”,这里还陈列着一排排货柜,货柜上生活日用品一应俱全。货架上摆放整齐的手工饰物钥匙串和充满童稚情趣的手绘绢扇都是由彩虹妈妈工作室里自闭症儿童亲手制作的公益作品。
部分经营所得作为公益捐款,并对自闭症儿童、重症儿童作品及障碍人士手工艺品进行爱心义卖,具有款物募集、困难群众救助、残障人士就业、慈善文化传播和爱心志愿服务等功能。通过这种社区“渗透”的方式,为周边居民不断植入公益和慈善理念。
5
阿婆茶
“一碗阿婆茶、二块萝卜干、三根咸菜苋、四根青竹头……”身着蓝青色花袄的阿婆们一边劳作一边唱着小调。农活干累了就歇歇脚,一边说着家长里短,一边拿出一壶茶水,吃上两口咸菜,生津止渴。
在沪郊青浦淀山湖畔的金泽镇蔡浜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喝着阿婆茶,传承着历史,不想一不留神,就喝了700年!
随着700年的阿婆茶名气越来越响,想找个静谧地方感受乡村之美的城里人来的多了,都想向阿婆们讨口茶喝,于是蔡浜村让几位阿婆经营起了这乡间下午茶。
与我们见惯了红茶配奶油蛋糕的下午茶不同,阿婆们的茶点看上去有些重口味,咸菜、酱瓜、萝卜干、腌黄瓜 ......主角“茶”更是霸气,装在吃饭的饭碗里。这真是应和了江南人把喝茶一词叫做“吃茶”,阿婆们的下午茶真的就是吃的,用吃饭的碗盛茶,搭配的茶点更像是用来配上海人传统早饭泡饭的下饭菜,真的是有点咸!
这“边喝茶,边聊天,嘴不闲,手不停”的喝茶习俗已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为青浦区“十大乡土文化“之一。现在,你可以去阿婆茶体验中心吃茶,当然,最地道的还是去村民家里,感受原汁原味的阿婆茶。
6
可·美术馆
这是一座深藏于青浦练塘万亩田野里的美术馆。白墙白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绿色的稻田掩映四周,就像翡翠的毯子上镶嵌着一颗银色的珍珠。
走近美术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可美术馆”四个大字,门前的稻田里,一群白鹭在稻田里上下翻腾,捉虫嬉戏,不由得令人想起宋朝诗人虞似良的“白鹭飞来无处停”诗句。
这最美乡村美术馆是由出生青浦的画家吴可与志同道合的朋友投资一千多万,将一家旧厂房翻建而成。问他为什么要在稻田里建美术馆,回答的目的单纯得有些不可思议,目的只有一个:“是想拓展农民的艺术眼界。”
因为地处远郊的田野间,这座美术馆极为的安静,平时除了画展开展仪式的日子外,馆里的参观者并不是很多,因此这里实在是再适合“放空、发呆”了,在宽敞的展厅里,静坐观画,这是何等的美事儿?
7
南汇嘴
这里是上海迎接第一缕阳光的地方,绝美的日出总能吸引很多人早早远道而来,为的就是短短地“咸蛋黄”跳出水面的那一刻......
这里的日出美到甚至于无需过多的依赖专业相机,仅仅用手里的手机就能拍下这足以让朋友圈点赞无数美图。
黄昏时,海水落潮而去,留下大片滩涂。脱下鞋袜,踏上滩涂,感受海边嬉戏带来的乐趣。
这是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仅能有迎接第一缕阳光,傍晚时分,这里还能看到日落和连绵不绝的火烧云,红霞倒影水中,已是很多摄影发烧友趋之若鹜的唯一理由了。
而随着夜幕的降临,璀璨的星空,也慢慢的跃出东海之上。在上海这样一个灯火辉煌的城市里,看星空已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而这里的星空却是如此的美丽,银河迢迢,群星璀璨。抬头便是漫天耀眼的星星,坐在南汇嘴海堤上,看星空灿烂,吹海风习习,这份惬意对于在钢筋水泥里疲惫了一周的你我,是何等的奢侈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