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发布,你知道崇明的垃圾分类怎么进行的吗?崇明的小朋友们如何教大人一起来分类?
为加快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让大家更加了解上海的垃圾分类情况,由市政府新闻办、市绿化市容局指导举办的“垃圾分类听民声——区长对话居民”系列访谈节目已陆续与大家见面!今天是第6期,嘉宾是崇明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政。
他说:我们有一颗初心,和广大崇明老百姓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生活。把垃圾分类工作打造成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亮丽生态名片。
崇明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政
崇明的垃圾分类工作简介
李政:崇明是上海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世界级生态岛,推行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是重要的内容,垃圾分类是打造世界级生态岛的重要生态名片。
2017年6月以来,我们在横沙乡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2017年底,崇明已经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全覆盖,2018年将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全覆盖。目前,18个乡镇、269个行政村、129个居民小区,1600多个机关事业单位,5200多家沿街商铺,都实行了全覆盖的垃圾分类。
崇明垃圾分类的经验应该归纳为“四个全”:全域覆盖、全程分类、全面处置、全民参与。
崇明将在抓好源头分类意识和收运处管理能级双提升的同时,一方面,加强全程分类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组织,抓好规范,将全程分类做实、做细、做全。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常态巩固,不断深化固化既有成效,加强各方监督考核,形成常态长效管理机制。
发动老百姓很重要
李政:垃圾分类工作看起来简单,但是真正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难在宣传发动,难在居民能够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我们崇明的广大干部群众在实践中探索出了许多适合“岛情”“村情”的宣传模式,利用村居假日学校、道德讲堂、睦邻点等各类宣传阵地,组织开展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文艺汇演、观摩培训、文化下乡等方式,切实有效地把工作做到位。
向化镇“田间小喇叭”
垃圾分类工作宣传引导有两个方面非常重要:一方面,我们注重典型示范引领,要求广大党员切实发挥“示范员”“指导员”“监督员”作用,带动家庭成员、亲朋好友、社区邻里,指导结对农户正确投放,同时发动社会力量,组建庞大志愿者队伍,采用自编舞台戏巡演、自用小喇叭走村串户等方式,引导群众转变垃圾分类观念,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营造“自己的垃圾自己分、自己的家园自己爱”的良好风尚。
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小手牵大手”,抓早抓小,从娃娃抓起,编写垃圾分类学习资料,并在全区各中小学使用,推动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良性互动局面。
学校开设垃圾分类课程
长兴镇鹭岛华庭垃圾分类宣传教育
用通俗的方法让大家参与垃圾分类
李政:我们对于村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垃圾分为四类,不是简单套用“四分类法”,而是以“便于区分、便于利用”为原则,为了更便于农村居民理解,将分类标准简化为“会烂的”“不会烂的”“可卖钱的”“不可卖钱的”和“有毒有害的”进行简化,引导群众正确分类投放。
新村乡垃圾分类党员连片包户评分记录表
垃圾分类工作要做好,宣传发动肯定要做好,考核评价工作也很重要,我们在建立区、乡镇、村居三级评估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区推进办、市民巡访团和社会第三方专业公司三级督查整改制度,坚持每月组织不少于一次专项督查,每季度不少于一次考核,及时发现、通报和解决存在问题。考核评价也是一个手段,更重要的还是促进大家共同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农村定时定点可行吗?
李政:我们要说明一点,“定时定点投放”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已经在去年年底实现了垃圾分类的全覆盖,为了提高分类质量,我们从去年11月起在城镇集中居住小区实行“定时定点投放”,目前总体运行情况良好,大部分村都实行定时上门收集,今年在新村乡新浜村试点“定时定点投放”。
农村地区“定时定点投放”建立在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的基础上,目前崇明的垃圾分类工作已开展一周年,老百姓的分类意识、分类习惯基本养成,鼓励有条件的村逐步推广定时定点投放。
新村乡新浜村生活垃圾定时投放点
单位强制分类如何推进?
李政:崇明为全区1600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5200多家沿街商户发放了分类投放桶并配备了相应的收运管理作业队伍,垃圾分类工作已开始实施。各乡镇也对单位实施了不分类不清运的强制措施,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为此,我们在进一步加强宣传提升群众意识的同时,还要求商户对进店购物的市民尽到告知义务,明确垃圾必须分类投放。另一方面,坚决执行不分类不清运的强制措施,各商户在作业人员上门收集投放垃圾时必须按照干湿分好类,否则收运作业人员将不予收运,对于部分多次分类质量不佳的,乡镇会组织城管执法人员依据相关条例对其进行处罚。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措施,逐步提升单位强制分类实效。
机关单位配置分类收集容器
优秀案例
1、“暖心灶”
农村垃圾种类繁多,为了让村民们能参与到垃圾分类,做好垃圾分类减量,中兴镇中兴村打造了一项特殊的志愿服务项目——暖心灶公益项目。中兴村生态志愿服务团队的成员们用一副灶将村民很难解决掉的秸秆、树枝等进行处理,由志愿者队伍免费为老百姓烧开水,鼓励老百姓将自家宅前屋后的秸秆收集起来,美化村容环境。
2、“老来青课堂”
东平镇桂林社区有一个“老来青”活动室,上海绿领社区发展中心在此教授居民趣味性课程,包括酵素课堂、瓶子菜园、环保手工等。酵素课堂主要教授大家把湿垃圾变成酵素,经发酵产生的环保酵素与皂液混合后,倒入模具,待冷却后即可制成肥皂。居民家中废弃的塑料瓶,剪上一个口子,放入培土,种上蔬菜再摆上架子,这就是社区内居民喜爱的瓶子菜园——老来青社区食材花园。
老来青社区食材花园
崇明垃圾分类的“初心”
李政:我们有一颗初心,和广大崇明老百姓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生活。在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当中,大家一起共同努力,把垃圾分类工作打造成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中亮丽的生态名片。
本次访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指导,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直通990》携手话匣子fm、新闻坊、上海发布、东方网联合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