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安师实验中学薛浦栋同学顺利完成中国科学院科技人才早期培养计划
2018-9-29 0:00:00发布109次查看
“实习研究员”是上海市教委、上海科技馆“馆校合作”项目下的子项目之一。2018年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实习研究员”项目旨在利用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展览、教育、科研资源及馆研合作平台,对接中科院指导老师,发布研究课题项目指南,课题内容有:遗传学分离定律及果蝇行为学研究、哺乳动物细胞培养以及外源基因导入细胞内的过量表达、植物的遗传密码、银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比较研究、锌-空气电池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共五个。项目在上海市高中在读学生中招募30名实习研究员,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课题研究,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打造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基地。
项目招收对象为对科学研究有热情、有兴趣的上海市高一年级在读学生,学生自行选择感兴趣的研究课题,经过笔试、面试的筛选后才能成为实习研究员,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课题研究,在课题组导师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
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安师实验中学生物学科高级教师王莲美老师积极组织学生报名,学校共有季昊、刘珅乐、薛浦栋、张佳颖四位同学报名参加,最后薛浦栋同学经过笔试和面试的层层筛选入选30人之列,入围的同学多以格致中学、南洋模范、控江中学为主。薛浦栋同学选择的课题为“锌——空气电池性能影响因素分析”,该课题由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承办,主要研究内容为1、从电极反应和电催化角度了解锌-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了解锌-空气电池与氢-氧燃料电池的异同点;2、进行锌-空气电池的组装与性能评价,并通过数据分析评价锌-空气电池的性能;3、对锌-空气电池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通过一个暑假的课题研究学习,薛浦栋和组内同学顺利完成2018年中国科学院课题探究活动的相关培训,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学术与科普处颁发的“求真科学营”实践证书。
普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