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长假
大世界又要出“花头经”了!
穿越回40年前的上海
“栀子花、白兰花……”
沪语叫卖声悠扬
“吉祥里”弄堂口
老师傅正勾勒糖画
鞋摊上剪刀小锤等工具摆放整齐
两个小板凳正等待顾客光临
烟纸店柜台上糖果罐里
盛满了金币巧克力
“巨龙车”车厢里一身藏青色工作服
戴着同色袖套的卖票员递来一张车票
……
月票、粮票证、培罗蒙西服等超过1000件实物
营造出街角、商场、书店、餐厅、
邮局等不同的生活情境
《遇见1978》中
游客会首先领取到
一本《上海市居民购粮证》
这是当天的通行“指南”
穿梭在以上这些场景中的游客
既是一名“观看者”
也成为他人眼中的“风景”
翻阅当年的票证、报纸、小人书
恍若回到了真实的1978年
现场所有实物都是
“爷爷用过的,爸爸看到的,儿子不知道的”
所以全家来看会找到不同的共鸣点
珍贵实物史料
回顾百年大世界
在大世界三楼
还可以见到不少上海老物件
通过史料、实物、图片等资料
结合多媒体场景设计
重现了老上海的人文风土
展厅中能看到许多难得一见的物品,例如,黄楚九送给女儿黄莲宝、女婿曾焕堂的结婚礼物,一个刻有“天成佳偶”的银壶;
1917年7月14日上海大世界开业时,法国领事馆敬赠的银花瓶以及棋桌、弹珠等大世界初期的娱乐项目。
大世界历来有“百戏杂陈”之誉
当时戏剧界有一种说法
要到大上海立脚演出
先上大世界码头
全国各地有影响的戏曲
基本都在大世界演出过
延续一直以来的传统
今年国庆期间
上海大世界艺术团将全新亮相
全面升级后的大世界演艺板块,除了一楼大舞台、二楼戏曲茶馆和四楼非遗剧场三处核心场地的演出外,更打破场地界限,引进人物快闪巡演、“多彩中国”歌舞秀、杂技魔术、川剧变脸等演出剧目。
此外,9月27日至10月2日,果洛藏族自治州非遗文化和旅游展示周在大世界举办,果洛地区土风舞蹈、格萨尔传唱、史诗剧片段、民歌山歌等节目将不间断上演,唐卡、班玛黑陶、德昂洒智书法等数百件非遗文化展品同时亮相。
重新开放后的大世界
你去过了吗?
从黄楚九的初创到
上世纪30年代后黄金荣豪夺
从人民游乐场到上海市青年宫
从1987年恢复“大世界”
到“大世界”停业改造
再到2017年3月起重新开放
……
百年大世界开中国近代文化娱乐之先河
也凝聚了上海人的浓厚回忆
你记忆里的大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十二面哈哈镜
一楼大舞台演出不重样
二楼戏曲茶馆乐声不断
三楼展览回顾大世界百年历史
四楼沉浸式展陈空间让人重回老上海
这个长假,要不要白相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