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博物馆博物汇聚需要民间力量

2018-9-29 12:51:56发布98次查看
  日前,上海市民董大勇将自己收藏10余年的一批动物标本捐赠给上海自然博物馆,其中包括高加索狼皮、北山羊角、鳄鱼头等珍贵标本。加上他去年捐赠的一件生物标本,共计已经向自博馆捐赠了10件标本。自博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藏品是博物馆存在和科研的基础,欢迎市民向博物馆捐赠有科学价值的标本,共同建设这座城市中的自然博物馆。
董大勇从小爱看《动物世界》,十分喜爱动物。从10多年前起,他开始在世界各地收集珍稀动物标本,家里的墙上挂满他10多年前旅居国外时买来的各种珍稀标本。此次捐赠最引人注目的是长达1.9米的高加索狼皮标本,这是他2005年从俄罗斯莫斯科一名高加索老猎人手中购得的。可惜由于没有专业的保养技术,长时间悬挂导致狼皮标本的上颚被拉得特别长,出现了变形。
这样的遗憾不只出现在狼皮标本上。董大勇说,他曾有一件精美的松鼠标本,但由于上海天气潮湿,加上自己缺乏专业的保养知识,这件松鼠标本已损坏严重。这让他下定决心联系上海自然博物馆,捐赠自己的藏品,让它们获得专业的保养。同时,自己的藏品能够向公众展出,这让他很自豪。
上海科技馆包括自博馆和在建中的天文馆共有藏品约29万件,分别安放在上海科技馆和龙吴路的两个库房内,库房总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藏品隶属植物、动物、古生物地质及人类五大类,最早的藏品为1808年。据上海自博馆自然室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云飞介绍,藏品来源主要是过去的积累加上科研人员的采集,以及社会各界的捐赠。随着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近年来,普通市民和科研工作者的捐赠热情持续提升。比如,科学家将研究用的模式标本捐赠给自博馆,在馆藏的标本中,有100多件都是最近两年新增的。张云飞表示,博物馆的建设离不开社会大众的参与,自博馆内的标本都具有不可再生性,社会捐赠则有效地丰富了馆藏。
为了防止标本间的交叉感染,每一件藏品进库房前都要经过冷冻和消毒两道程序;而研究人员进入库房时,也需要穿上白大褂、带上口罩。库房里四季如春,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上下,湿度在50%左右,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藏品。
虽然自博馆鼓励公众向博物馆捐献标本,但也不是任何东西都能被博物馆收藏。张云飞说,博物馆接受藏品,主要遵循两大原则:一是真,就是标本或物件必须是真实的;二是唯一性,就是标本或物件必须在某一方面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据介绍,董大勇捐赠的标本很珍贵,且保存较好,因此可以成为上海自然博物馆的馆藏。(作者:王毅俊)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