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实行九年的“困难重度失智失能老人关怀服务项目”在虹口迎来了全面的“更新升级”
更新内容
资金投入up↑菜单式服务up↑受益人数up↑
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看看。
每月按需配送护理用品
自大调研工作开展以来,区红十字会深入失智失能老人家中走访调研,聆听家属的心声和需求。
为了向失智失能老人家庭提供更好的服务,区红十字会将护理用品配额从原先的每人每月15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200元,并制定专门的护理用品“菜单”,由家属自行搭配所需护理用品种类,满足不同老人对护理用品的需求,这在全市尚属率先之举。
曲阳路街道的顾老太瘫痪在床已近20年,自2009年以来,她每个月都能用上区红十字会配送的护理用品。“纸尿裤、尿片、护理垫的数量都是固定的。
现在她岁数上去了,纸尿裤用得多,尿片用得少。如果可以让我们自己选择数量就好了。”顾老太的女儿刘阿姨说道。
其实,许多失智失能老人的家属和刘阿姨有着相同的想法。为方便家属更直观地了解相关护理用品,“菜单”还附上了详细的产品介绍,从实物图片、规格、适用人群、主原材料到产品特点,都一一罗列、清晰说明。
更为贴心的是,目前,老人家属每个月都可根据实际需求,配一次护理用品。这样,意味着工作人员每个月都要重新核对每一单的用品品类和数量,并与供货单位进行沟通、对接。区红十字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走到居民家中看一看、听一听,就会发现照顾失智失能老人非常不容易。所以,我们要竭尽所能地做好对他们的服务。”
还有一些按原先政策不能享受“困难重度失智失能老人关怀服务项目”的老人,在经过这次红十字会的排摸之后,也纳入到项目收益人群中!
调研入户扩大受益人群
大调研开展后,区红十字会主动对辖区内住在养老院的失智失能老人及其家庭进行了走访,发现其中不少老人因子女自身健康等原因无法在家照顾老人,虽然经济困难,但不得不把老人送进养老院。为此,区红十字会在排摸之后,决定把这一人群也纳入到项目受益人群中,受益人数扩容至112名。
住在养老院的施老太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按照原先的政策,她不能享受“困难重度失智失能老人关怀服务项目”。如今,施老太每个月都能获得区红十字会配送的护理用品。“纸尿裤、护理垫这笔开销,老人一个月要用掉400元出头,现在有了红十字会配送的护理用品,相当于我们自己少出了一半。”施老太的女儿、65岁的李阿姨说道。
据区红十字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扩大受益人群后,今年被新纳入该服务项目的非居家养老的失智失能老人有64名。
此外,区红十字会在大调研中还发现,失智失能老人家属普遍缺乏专业护理知识。针对这一现象,区红十字会拓宽培训渠道,除了线下培训以外,还推出了线上学习视频资料,并发放光盘学习资料,让家属护理失智失能老人的方法更加科学。
失智失能老人的护理问题,历来是养老服务中的“痛点”。家里有一位失智失能老人,往往意味着高昂的医疗护理费用和人力照顾成本,负担重、子女苦不堪言,几乎是这些家庭需要面对的常态。
今后,区红十字会计划与志愿服务相结合,试点开设针对失智失能老人家庭的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课程和讲座,为这些家庭提供全方位帮助!
(照片由虹口区红十字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