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路:大调研助推"海绵乡村"建设
2018-9-27 9:18:00发布120次查看
几个月前,曹路镇在调研中收到居民反映,黎明村、永和村、联合村等多处一到大雨天,路面积水严重,影响村民生活。今年的积水问题为何明显严重于往年?对此,曹路镇开展了一次集中专项调研。调研人员发现,积水点较为严重的区域大多为“建设用地减量化”区域。
去年,浦东新区推进建设用地减量化工作,曹路镇减量化后的土地经过重新覆土,逐步恢复为农业用地。这原本是一件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守住生态环保底线的大好事。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土地减量化涉及原有工业厂房的拆除,原本铺设的地下排水管网也随之损坏,造成排水困难。
此外,重新覆土后的土地,由于覆土层高于周边地势,降雨量一旦超过覆土层的蓄水能力,雨水便会带着泥浆流向周围地势较低的地方,使原本就较为脆弱的排水系统更不堪重负,导致积水严重。
曹路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黎明村8队就是一个典型。8队整体地势偏低,周边的大居南扩在建基地地基高于8队,一到下雨天,雨水都汇聚到此处。以前,8队旁边有一处自然河道,下雨天起到了排水蓄水的作用,但是大居南扩基地项目启动后,因规划调整,河道已被填平,使得8队缺少了重要的排水渠道。再加上原有的地下排水管道口径较小,下雨天淤泥淤积,堵住了下水通路。几大因素叠加,导致了下雨天路面积水严重。
为此,曹路镇提请新区管理部门先期实行黎明村8队的排水管重设项目。经过区环保局、区大居推进办、区建交委、区水务局等部门多次协调、论证,黎明村8队的下水道重排工作得以快速启动,并在8月汛期前完成,让黎明村8队的排水系统经受住了暴雨的考验。
调研结束后,曹路镇与区环保局、区大居推进办、区建交委、区水务局等部门多次协调,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制定了“标本兼治”的系统解决措施。
“治标”方面,曹路镇启动了易涝点改造和快速响应机制建设。曹路镇相关领导在永和村1队、联合村2队、日新村3队等多处积水点召开现场会,“一点一策”制定解决方案,通过开挖排水沟、新建挡墙、重排排水管等措施解决积水问题。同时,曹路镇还进一步完善汛期快速响应机制,加强应急排水力量。指定专门人员在出现雷暴等极端天气时加强积水点巡查,快速发现快速处置。曹路镇还以第三方购买的形式购买专业力量,一旦村自身排水力量不足,立刻派专业队伍前往积水点开展排水工作,避免内涝产生。
今年6月,曹路镇多处积水点改造工程完工,8月虽遭遇雷暴天气,但改造后的农村道路积水情况大为减少。
“治本”方面,曹路镇研究开展“海绵乡村”建设:一方面通过系统性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地区排水能力,目前曹路镇正在开展污水收集管网改造,通过雨污分流解决暴雨积水、污水冒溢等突出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河道疏通、湿地建设、环保建材使用等方式提升土壤蓄水能力。
“我们计划在年内完成5条河道清淤,并继续开展金海湿地公园建设;在路面铺装等工程中强化生态环保理念,采用透水性能更强的建筑材料,提升土壤蓄水能力。”曹路镇相关领导介绍。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