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幸运的事莫过于从事自己有兴趣和喜欢的职业。今天能把‘老师’‘校长’这个工作做好,是习惯成就了我。从小到大,从为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完善自我的行为方式,让我能在管理岗位上更多为家长和老师着想。”上周五晚的2018“特级教师开课啦”公益讲座上,上海市实验小学校长、市特级校长、正高级教师杨荣,探讨了“如何给童梦一个支点,让知识创造未来”。 据悉,在2015年、2016年、2017年举办19场“特级教师开课啦”公益讲座基础上,市教委、解放日报、上海图书馆今年再次联手推出“2018特级教师开课啦”系列公益讲座,讲座由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联谊会和上海教育新闻宣传中心承办。 允许孩子去试错 不少家长觉得:孩子不懂事、想得也不靠谱,所以不能由着他们。还有些家长会说:孩子还小,需要保护,家长可以为他们代言。 其实,梦想是一种动力。杨荣说:“给童年一个梦想,人生因此而灵动;给梦想一个过程,让生命因此而强大。”在她看来,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给孩子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权利,哪怕是犯错,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收获。因为试错,所以成长;因为碰壁,所以强大。父母真正应该做的,是允许孩子去体验、去试错,做儿童成长的协助者、支持者和守候者。给梦想一种态度,在坚持中就会梦想成真。 成功教育始于习惯培养 杨荣说,成功首先要选准奋斗目标,让个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根据目标进行学习,让有限的精力得到充分利用。 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培养习惯开始。杨荣认为,习惯起于环境,源于生活,在于养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比如坐地铁时有孩子说,“妈妈说过闸机时可以‘钻’进去”。但就在“钻”的一刹那,孩子会以为规则是可以被打破的。让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应从守时、排队、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做起。 “童梦是心中真实的悸动,稍纵即逝;童梦是人生永恒的接力,如影随行;童梦是价值觉醒的原力,可能无限。”杨荣说,要鼓励孩子有梦想、有坚持,让追梦成为常态。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许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