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8日上午9:00,“浦东新区学区化集团化办学”项目阶段指导会(观澜教育联盟专场)在观澜小学新川校区进行。参加指导会的领导专家有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原常务副院长陈效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潘国青、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刘中正;参会的还有浦东新区总项目组教育局基教处杨秀丽、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区域教育中心李彦荣主任和黄婉莉,观澜教育联盟各成员学校的校长和联络员等近20人。
指导会由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区域教育中心黄婉莉主持。
会议首先听取了观澜教育联盟成员学校东港小学校长盛月琴代表联盟作三年工作汇报。盛校长以“三步创优,特色重塑,整装出发”为主题,从观澜教育联盟的“缘起与初心”谈起,汇报了联盟在“集群发展”中的“三步创优模式”初探,联盟在“变”与“不变”中的特色重塑等方面介绍了三年行动轨迹和获得的成效,也简单介绍了2018年下阶段的工作设想,期间联盟向指导会呈现了数字故事《自信在联盟》。
汇报后,成员学校校长们各自谈了在联盟中开展课程建设、队伍建设、优质资源共享等成效,三年在联盟,教师有成长、学校呈上升发展势头。当然,校长们也谈了在办学中遇到的师资紧缺、老龄化,经费使用问题,基于小学阶段已经在推进的综合活动课要求,需要教师一专多能等方面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困惑,得到了专家的呼应。
之后,指导会正式开始,每一个专家对观澜教育联盟,可谓是“高度赞扬 高位指导 高论期待”!
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原常务副院长陈效民:
观澜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有文化积淀,起引领作用,有担当、能担当!高度赞扬联盟三年运作,各校能形成共识,已经成为自己的特色,为后续的发展打好了扎实的基础。
前瞻的建议有三点:1、2018年,有行政支持后,联盟的生态怎么做;更需要观澜挖掘自身优势,特色,品牌,辐射成员学校;2、在课程教学上要进一步探索。3、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凸显,教师的培训,柔性发展等需要思考;需要大胆创新,开阔眼界,创设“教师的蓄水池”等工程,在上海市起到引领作用。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潘国青:
对联盟开展的丰富高质量的,生动有内涵的活动,给予高度的肯定!称赞“百年老校、再展新姿”!可谓:缘起初心,抱团发展;集群发展,优质均衡;项目推进,成效显著;三步创优,自成特色;三年,每年一个台阶,走得稳健,值得肯定!
高位指导建议:1、不断处理好“联盟”和“集团”的关系,找准发展的定位。必须要有很强的问题导向意识:特别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中,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梳理出主次?再破解问题?开展一系列的研讨!2、处理好领衔校与成员学校之间的关系。领衔学校:要擦亮品牌,勇于担当起集团化领衔人的责任;必须有盟主意识,以集思广益,以更好地资源共享!成员学校:借领衔学校的品牌、光环效应做事,各展其能,主动分享、提升自己。3、处理好已有的模式与创新发展的关系。三步创优,值得肯定!从发展的眼光看,在模式中要更多体现集团发展新要求的要素。积极探索集团要求的新模式!4、集团项目推进与学校工作推进中破解问题的关系。
相信,以联盟三年积聚的能量和爆发力,一定会做的更好、更强!走得更远!!
上海市教委刘中正:
会议质量很高,联盟在组织建设、模式探究、优质资源分享等都有成效。可贵的是,联盟成员都达到的共识:联盟的存在是必须,有效的;联盟有张力,创造力,有更大空间。行动层面,有更大创意。
可操作建议:1、认清自己的优势,用好优势;2、用好人才是关键。要把精气神凝聚起来。集团要在有限的权限内,做好人才库建设。创设平台,激活教师的积极性。3、创新突破是关键。要走出去,加强交流。4、打造平台,让教师有获得感。集团“行动自信”的下一步是“成功自信”!
观澜联盟未来的方向,空间还很大!要想得更远,更广!期待几年后,一定会收获更多!提炼核心要素,打出联盟、新区、市、乃至全国!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区域教育中心主任 李彦荣:
简要介绍了浦东学区化集团化推进的情况。对今后集团的考核评估,提出要求;对今后经费的使用,做简单说明。李主任对今后发展提出了建议:加强政策学习,牵头学校的任务,要强化功能建设等。
两个半小时的专家指导会实在而又实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观澜教育联盟有前三年的基础和取得的成果,今天加上专家领导的高度肯定,高位指导,对未来的高期待,相信,未来的观澜教育联盟一定会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出特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