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市政府新闻办、市绿化市容局指导举办的“垃圾分类听民声——区长对话居民”系列访谈节目正陆续热播。今天上午九点,松江篇登场啦!在一个小时的访谈中,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宇剑与松江居民面对面,就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体系构建、成功经验推广等话题与居民们一同畅所欲言。他说:垃圾分类要“用心”,要用“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和恒心”去做好它。
快问快答1.区长您家里面垃圾分类吗?做得怎么样?
陈宇剑:家里垃圾分类做得还可以,家里放了三个垃圾筒,厨房一个湿垃圾筒,一个干垃圾筒,卫生间一个干垃圾筒,平时做到干湿分离。
2.你的办公场所有分类吗?怎么分的?
陈宇剑:也进行分类,但是办公场所垃圾比较少,主要是一些干垃圾,其他的会有一些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
3.在垃圾分类工作当中您最关心的是什么?
陈宇剑:我最关心的还是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的建设,因为我觉得这是垃圾分类的基础性工作,只有这些工作我们做好了,我们才有理由和底气动员我们的居民们认真地配好,做好垃圾分类。
4.松江区垃圾分类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陈宇剑:松江垃圾分类最大优势还是广大居民和企业的热情参与和积极支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松江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做得非常到位,2016年松江是代表上海接受了国家十部委农村垃圾治理的验收,上海也成为全国首批通过验收的四个城市之一。
5.你觉得垃圾分类最难的地方在哪里?
陈宇剑:垃圾厢房基础设施存在短板。松江有很多老小区,由于规划不足,垃圾厢房的空间、设施、管理还有很大的欠缺。当然区政府现在也把垃圾厢房的改造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加以推进。
6.区长,您在调研垃圾分类的时候一般看什么?
陈宇剑:三看一闻,第一看垃圾筒里面是否真的做到干湿分离,第二看垃圾筒外面是否干净整洁,第三看垃圾厢房是否干净有序。一闻是用鼻子闻,没有异味我们觉得这是我们对垃圾厢房的一个很大的追求,也是一个基本的要求。
7.目前松江哪一个小区垃圾分类做得不错的?
陈宇剑:松江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总体上都是很好的,我曾经到实地看过几个小区,这里点到的也是我看到过的小区,比如泗泾镇润江花苑,这是一个动迁小区,有3000户居民,小区里面不仅有垃圾分类收集店,还有垃圾分类科普点,积分兑换机,两化融合的服务点,而且还配置了三台小型的500公斤型的湿垃圾生化机,基本做到湿垃圾不出小区。还有泖港镇的南乐苑,这个小区的垃圾厢房建设得水平很高,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上次我到那里调研时,一群老妈妈非常热情地把我围在中间,争前恐後地把自己的绿色帐户积分卡拿给我看,在这个小区垃圾分类已经变成了居民,特别是老人的自觉行动。再比如,方松街道的喆苑,小区不大,一百多户人家,里面有别墅、有复式,也有多层,但是小区的管理也比较到位,垃圾分类的定点定时的投放做得比较好。
8.如果让您跟松江垃圾分类工作打分(1~10分),你会打几分?
陈宇剑:我给松江的生活垃圾分类打7分吧。松江区生活垃圾分类总体上做得比较好,但是也存在着不少的短板和问题。比如,由于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管理难度比较大,还有垃圾厢房基础设施的先天不足,我们这些地方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地改进。在我们明察暗访过程当中发现,垃圾厢房、垃圾分类的管理还存在着不到位的地方,所以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所以打7分。
9.如果发现了不足的地方,可以向你反映吗?
陈宇剑:完全可以,现在反映渠道很多,可以打12345,也可以向居委会、街道、主管部门反映,也可以给我发短信反映问题。
活动现场,陈宇剑区长与现场居民还分享了松江在垃圾分类工作的经验与想法,快来一起看看吧!
松江垃圾分类工作有哪些特点?
陈宇剑:松江区现在在568个小区、77个行政村推行了垃圾分类,覆盖了45万户的居民。“两网融合”是松江生活垃圾分类的一大特点。松江区在2013年开始初步尝试建设废品回收体系,2015年在全区全面启动了废品回收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到现在为止,已经建成了点、站、场相结合的比较完整的废品回收体系。
目前,松江共有6家废品回收企业,布局了290个小区回收点,23个公共部位的交投站,13个街镇级的中转站,还有1个区级的集散场。松江还建立了“五个公开”、“五个统一”的管理和服务标准。
五个公开:
要求回收人员的信息公开、回收价格公开、种类公开、便民热线公开、投诉电话公开。
五个统一:
回收队伍的统一标识、统一车辆、统一衡器、统一服装、统一服务规范。
到目前为止,松江每天回收的废品达到200吨,废品回收体系既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每年可以节约3000万元处置费。
实现农村湿垃圾不出村
泖港镇社区服务办主任张志锋:2013年泖港镇全面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泖港镇前期招募了各类志愿者落户宣传包括全程跟踪,把垃圾分类纳入到村规民约、星级文明家庭的评选之中,村委会还与村民签订了宅前屋后的环境保洁协议。
通过这样一些活动我们基本理顺了农村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的四个环节,即户投、村收、镇运、区除。户投就是每户村民宅前都放置一组干湿垃圾分类桶。第二个环节是村收,村里面的保洁员进行分类收集到农村的垃圾厢房。第三个环节是镇运,由镇里的保洁公司进行分类运输,遵行的原则是“不分类、不收运”,最后一个环节是区里进行分类处置。
其中,泖田绿色小屋是废品回收体系向农村延伸的一个实践。今年上半年,泖港镇在三个村建立了绿色小屋的示范空间。绿色小屋有四大功能,包括绿色帐户的积分采集兑换、工艺坊和垃圾分类的指导培训,绿色小屋已经成为重要的服务窗口和垃圾分类的培训指导点。目前绿色小屋已经建设了8座,今年年底16个行政村将实现全覆盖,有效促进源头的减量工作。
逐步推行社区定时定点分类投放
润江花苑
润江居民区书记蔡春:润江花苑小区规模比较大,有3032户居民,1万多人口,每天产生的垃圾量比较大,湿垃圾要产生1500公斤。2017年镇上给我们小区率先安装了三台生化机,通过生物降解处理能把我们小区1500公斤的湿垃圾全部不出小区就地安全处置。
小区内还设置了一个垃圾兑换超市、一台兑换机,居民扫描积分可以兑换一些日用品、饮料、饼干等。
南良苑
南良苑小区志愿者张春妹:撤筒的第一天我们很紧张,在垃圾厢房这里等着看居民,结果他们一个个都来了,红领巾来了拿着垃圾袋,还有小朋友手里拿着饮料瓶,还有一辆私家车远远一看车头顶着一朵“红花”过来了,原来是一袋湿垃圾,提醒自己路过垃圾房扔垃圾。
南乐苑2015年推行定时定点精细化分类。定时定点做了之后,小区里也发生了一些特别直观的改变。首先,保洁员清晨清理垃圾时的扰民问题没有了,其次,每个楼道门前之前有两个垃圾筒,现在撤了以后,还增加了小区停车位。
荣乐小区
“荣乐居委会主任任万荣:荣乐小区垃圾分类有两个特点,有两条“龙”。第一条“龙”是每个星期废品回收服务点,从早晨到下午排的队伍很长,每次废品回收量近10吨,小区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很高。第二条“龙”是每个月一次的绿色帐户积分兑换的排队长龙,居民参与得积极性也很高,每次兑换要有200多个居民排队兑换。
荣乐小区的楼组长会都会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同时小区还是一支很好的志愿者队伍,每天都会在小区里进行宣传。居民们大多数都知道垃圾分类这项工作,大家也都很自觉地做好这项工作。
大学城垃圾分类怎么推进?
陈宇剑:松江在2015年全区中小学实现了垃圾分类的全覆盖,对于松江大学城的垃圾分类,各相关部门将进一步深入推进。
第一还是要完善垃圾分类收集的设施,特别是在学校的宿舍楼、食堂这些重要的区域。第二,要加强物业在垃圾分类方面的工作。第三,加大宣传动员的力度,我们区绿市容局、街道配合学校,加大垃圾分类有关的知识宣传的力度。
未来,垃圾分类工作希望能够在松江大学城能够蔚然成风,也希望松江大学城能够成为全市乃至全国高校垃圾分类的典范。
适当提高积分的含金量
陈宇剑:我总结4个词8个字:宣传、设施、管理和激励。谈谈激励的问题,绿色账户的积分,有居民反映积分兑换的东西少,前期我们也做过探讨,现在的确存在这个情况。
松江各个街镇积分含金量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街镇可能是50分可以折合一块钱,但是有的街镇是100分折合一块钱,我们商量全区还是要争取统一积分的分值,也要适当地提高积分的含金量,让积分这种激励机制在现阶段尽量发挥正向的激励作用。
松江区垃圾分类,今后要怎么做?
陈宇剑:到2020年,松江生活垃圾分类全程体系的建设要做到标准化,运行要做到有序化,管理要做到精细化。重点要抓好三个环节:
①源头分类,在2020年底,我们百分之90%的小区到达到生活垃圾分类市级达标的验收标准。
②做好分类运输的工作,我们计划到2020年专业的分类收运车要配置到80辆。
③加强末端处置设施的建设,到2020年,松江要形成湿垃圾日处理能力530吨,干垃圾无害化的处理能够1750吨,资源利用率达到35%以上。
通过生活垃圾分类的这项工作,要达到两个目标,第一让我们城市的环境更美好。第二让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文明素质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