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黄浦新闻

“小老人”帮助“老老人”?“银发护卫队”需传承

2018-9-25 0:00:00发布114次查看

黄浦区的外滩街道,有这么一支“咏年楼”健康大使志愿服务团队,他们虽然已经两鬓银丝,却在尽自己能力去照顾社区里年纪更大的失能失智或是空巢孤寡老人。七年多的时间,这个志愿服务团队获得了全国学雷锋“四个一百”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全国敬老文明号、上海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上海市老年志愿服务优秀项目等多项荣誉称号,也获得了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今天这个助力志愿板块就让我们来聚焦这支银发护卫队,去看一看这些小老人和老老人之间的暖心故事。
每天清晨,叶阿姨都会将隔夜浸泡的黄豆放在容器里,用搅拌棒均匀搅碎,再用纱布过滤掉豆渣,然后煮开后打去泡沫,再加一点点冰糖,做成一锅浓郁香醇的豆浆。外滩街道“咏年楼”健康大使志愿者叶蕹表示,“何老师本身不太喜欢喝牛奶的,我想到我是会磨豆浆的,就为他磨豆浆。”叶阿姨口中的何老师并不是自己的老伴,而是和她住在一条弄堂里的年近百岁的何家麒老人,这爱心满满的豆浆一磨磨了十几年,为此擅长书画的何老伯还曾专门作了一首诗夸赞叶阿姨:关心老弱树新风,天天送我豆浆饮,保健强身有一功。其实,叶阿姨自己也已年过七旬,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但仍然把照顾何家麒老人当作义不容辞的职责。去年七月,叶阿姨因肝脓肿入院治疗,缠绵病榻数月心里却一直惦记着送豆浆的事。
在“咏年楼”健康大使志愿服务团队中,像叶阿姨这样本该安享晚年,却还在发挥余热的人还有很多,这样同样姓叶的叶云琪就是其中之一,去年5月89岁高龄的老人陈藕香不慎摔伤,髋部骨折,卧床不起,叶云琪知道后,工作日白天总要往陈阿婆家里跑一趟,或是递水喂饭,或是翻身擦身,哪怕只是坐在床头陪老人聊聊家常,冷冷清清的屋子也添了不少生气。
2011年“咏年楼”健康大使志愿服务团队成立的时候,刚退休不久的叶云琪立马投身志愿服务的行列,七年来,她照顾的失能失智老人达30多位,叶云琪表示“做的这些事情也都是微不足道的,应该是自己可以做到的”。“咏年楼”健康大使志愿服务团队针对老人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甚至可以说是面面俱到的服务。柴阿婆希望能经常出门散散心,然而年事已高,腿脚不便,三楼到一楼这狭窄陡峭的楼梯,成了她出门的拦路虎。“咏年楼”健康大使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以后,虞阿姨走进了她的生活,隔三岔五便会来陪她出门散心,志愿者虞洁雅表示,“别人可能觉得我牺牲了业余时间,但是我其实从帮助老人的过程当中也得到了很多的快乐”。
自外滩街道“咏年楼”健康大使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以来,志愿者为社区老人提供陪聊就医助餐保健等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达22万小时,受益老人约2400多人。外滩街道“咏年楼”健康大使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蔡惠德受访表示,“我们团队的志愿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志愿者身体可能也不好了,在这种情况下,我要呼吁大家,使年轻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能够涌到我的团队里来,把我们优秀的为老服务品质传承下去,使老人更加幸福生活”。
黄浦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