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中学2020届苗圃学员创新课题开题论证会召开
2018-9-25 11:18:10发布107次查看
为加强对科技创新有浓厚兴趣的资优学生的培养,行知中学于2015年加入同济大学“苗圃计划”,与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共同对高一至高三学生进行电气电子、信息、控制、计算机等领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双方在知识普及、课程建设、实践训练、活动竞赛等方面开展深入的合作,努力提高行知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行知中学与同济大学相关院系、学科及专业之间进一步开展对接、协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课程学习与创新实践是“苗圃计划”培养创新人才的中介和桥梁,通过创建行知中学“苗圃基地”,探索与大学协作贯通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方式,强化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9月17日下午,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尹学锋副院长、陈忠英主任和宋春林、王瀚漓教授前来我校,为2020届同济苗圃学员做研究性课题的指导。参会的还有我校唐红珍副校长、杨荣老师,选修智能机器人课程的新高一学员一同列席。
会上,唐红珍副校长向专家们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特别谈到了开展研究性课的目的就在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解放眼睛、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嘴、解放时间和解放空间。随后,课题组成员分别介绍了本组课题的研究内容,6组课题名称分别为“马路空中吸尘装置”、“一款通过抬高座面的老人助站椅”、“食堂内餐盘自动运输装置”、“智能眼镜”、“固定翼的垂直起降”和“利用最后一滴水的研究与分析”。
教授们耐心地倾听了各小组的课题汇报,并给予中肯的建议,同时特别强调:对于产品要进行更充分的调研,特别是针对市面上现有的产品,新产品在特色和亮点等方面的设计要更加明确;其次,产品最终将面向市场,因此成本控制是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第三,关于产品本身是否能在社区、街道等地使用,也需要进行考察与调研;最后,要更深入地研究产品所使用材料的性质和作用。
整个会议的探讨氛围轻松、高效,学员们表示,此次研讨活动意义重大,各位教授对课题的不吝赐教让大家收获颇丰。特别是教授们对课题设计给予的建设性意见,为后期的课题撰写指明了方向。
“苗圃计划”中的创新实践环节,包括了行知学子前往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进行游学访问,参与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创新实践项目,承担行知中学的创新研究,以及参加各类赛事等。这些活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其投身科研的兴趣,让学生掌握科技创新活动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养成敢于质疑、批判和积极创新的意识,提升思维品质和思维的灵活性,发展以想象力、创造力为核心的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在高中三年内,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培养和创新项目成果的综合评价,结合学生个人意愿,凡完全达到标准的学生,将被正式确定为同济大学“苗圃计划”优秀学员。
宝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