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查滴滴:不少用户认为“一键报警”功能“形同虚设”
2018-9-22 4:37:57发布87次查看
昨天,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执法总队等多部门对滴滴公司开展安全专项检查,这是继滴滴安全大整改后,执法部门首次对滴滴进行进行检查。执法部门要求滴滴于9月30日前对涉嫌1.3万辆“马甲车”进行核查和清退,并提供比对后的电子版本明细清册以及电子版的平台全量数据及已清理的非法网约车车辆和驾驶员数量。
此外,记者发现,自9月15日夜间11点起,滴滴恢复深夜出行服务后,依然有不少用户对于滴滴的安全大整治效果存疑,认为“一键报警”功能在正式上线后认为是“形同虚设”。
对此,记者尝试深夜打车发现,所谓的“一键报警”在实际操作时还需要分成好几步才能与警方取得联系,更有快车司机表示,滴滴进行的安全知识考核,“有点常识都能过。”
“马甲车”还未彻底解决
9月15日夜间11时,滴滴恢复深夜出行服务,就在昨日下午,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执法总队、上海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上海市公安局网安总队处联合对滴滴(上海)公司开展安全专项检查。
在此之前,执法部门发现,大部分滴滴司机和车辆信息在监管平台查无信息,公司提供的活跃信息中,部分司机和车辆在监管平台中查不到订单信息。对此,执法部门于昨日再次要求滴滴(上海)公司应于9月30日前向联合检查组提供以下几项材料:对涉嫌1.3万辆“马甲车”进行核查和清退,并提供比对后的电子版本明细清册(包含注册人员的驾驶证和车辆的行驶证附件);提供电子版的平台全量数据及已清理的非法网约车车辆和驾驶员数量及清册;提供针对平台运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具体《整改计划》。
同时要求滴滴(上海)公司严格执行2018年9月11日以后禁止不具备资质的车辆和驾驶员通过审核注册的管理要求,对执法部门抄告已查处网约车非法客运的人员和车辆要立即清退,并建立相应长效管控机制。
市交通执法部门表示,下一步,检查组会将抽样对比情况、近期查处案件、街面查处人员、车辆及马甲车嫌疑车辆信息,以书面形式给滴滴出行上海分公司,并要求其作进一步比对核查并出书面解释。针对不合规的情况,将限期其落实整改。
“一键报警”需“很多键”
此外,在滴滴恢复深夜出行服务后,记者也进行了一番打车体验。体验发现,虽然平台宣称的各项安全措施已经初步落地,但是对于号称保障乘客安全的“一键报警”功能却被不少用户质疑名不副实。
9月18日,市民王女士通过滴滴平台打车时发现,打开滴滴出行的客户端,会发现页面有一个名为“安全中心”的标志,点击进入之后,会看到“一键报警”的红色按钮,“当时出于好奇,我就点了一下那个红色按钮。”王女士告诉记者,“如果真的有警察接电话了,大不了就说自己按错了,至少可以确认这个红色按钮是不是真的跟警方连通。”但是令王女士疑惑的是,在点击“一键报警”的红色按钮后,先是出现了车辆、司机信息以及乘客当前所在位置,需要再点击“呼叫110”,“但是到了这些信息呈现的页面后,手机上提醒说谎报要追责,我就没有继续下去。”但是这次的尝试却让王女士感觉,滴滴的“一键报警”功能,“实在是太繁琐了。”
记者于9月20日进行打车体验发现,正如王女士所说,乘客在点击“一键报警”后,页面下方还会出现一个红色按钮“呼叫110”,记者尝试点击后,一个110的拨号页面跳出,记者不再继续进行尝试,但是与此同时,手机便收到了一条包含车辆、司机和乘客位置信息的短信。
称因客观条件限制
为何无法将信息自动同步给警方?
对于滴滴的“一键报警”功能,记者上网搜索发现,早在9月7日,就有微博网友发帖称,当天中午自己使用滴滴拼车,就曾试图通过“一键报警”求助,接通后却得知“一键报警”未将车辆信息、所在位置报告给警方,需要她用电话口头报警。她害怕激怒司机,只得挂断电话,最后以跳车威胁迫使司机停车,才得以下车。而这位微博网友的遭遇,更让不少网友认为,滴滴的“一键报警”功能形同虚设,市民谈小姐表示,如果真遇到了危险,“根本不会有时间这样一步一步地操作,我还不如直接用手机的紧急呼叫功能。”
对此,滴滴曾在关于安全整治初步情况的说明中表示,新版一键报警上线后,平均每天有18万人点击进入该页面,其中99%以上的用户以了解功能为主,实际拨打110的为个位数。行程中,乘客使用一键报警功能时会自动发送乘客位置和车辆信息给紧急联系人,但因客观条件限制,暂时无法将信息自动同步给警方,正积极与各地公安部门探讨解决方案。
“有点常识都能过”
司机安全知识考核流于形式?
除了一键报警功能之外,滴滴开展的司机安全培训计划也引发了一阵不小的讨论,滴滴曾表示,从9月13日开始,滴滴方面在全平台开启了安全培训计划,司机端强化安全提示,并且每日出车前进行安全知识考核,司机通过后方可接单。
但在记者从不少快车司机口中得知,这种网上考核的题目过于简单,更多的只是走一个过程。快车司机程师傅表示,安全知识的考核题目都是选择题,“就选择是和否,而且一共就4道题目。”程师傅告诉记者,这些所谓的安全只是考核题,询问的都是一些能否酒驾等基本问题,“有点常识都能过。”
但是程师傅也表示,滴滴此次恢复深夜服务后,加强了对司机的审核标准,“我们现在每天接单前都要进行人脸识别。”
此外,根据深夜运营的规则,在试运行期间,快车(含优步、优享)及专车司机在深夜期间(23:00-5:00)需满足注册时间超过半年、安全服务超过1000单等条件才能接单。“我身边很多司机现在深夜都开不了车子。”程师傅透露,“如果你有过那么几次乘客投诉,你就满足不了乘客的要求。”但是程师傅也表示,事实上,这些满足不了深夜运营的网约车司机平时也很少会接深夜的订单。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