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扶贫扶智扶精神 "边疆小学生看上海"项目启动
2018-9-21 10:08:53发布85次查看
9月15日上午,由上海极智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主办,上海乐酷青年创意公益发展中心、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上海医贾通公益基金会共同协办的“少年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小学生看上海项目在长宁区少年宫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上,长宁区少年宫合唱团的孩子们用一首优美空灵的歌曲《天空之城》拉开了活动的序幕,随后播放的短片《“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介绍了项目实施地的基本情况,来自云南红河州金平县马鞍底乡中梁小学的师生们表演了舞蹈《苗岭清晨》,并与愚园路第一小学的孩子们手牵手合唱一曲《生长吧》。
活动中,出席会议的领导为资助活动的爱心企业和社会机构颁发了奖牌证书,中梁小学的孩子们还收获了“金秀求索图书室”、爱心大礼包和274个微心愿认领等意外惊喜。东方卫视大型扶贫类节目《我们在行动》培育了“金平诺玛飞鸡”品牌,在活动现场上海第十批援滇干部陈嵩重点介绍了这一创新的扶贫产业模式;上海西郊国际云品中心从支持国家级贫困县产业发展出发,现场订购了7500只“金平诺玛飞鸡”,以中秋大礼包的形式推广该产品;上海地市商会会长联合会、上海廿四文化发展交流中心以“消费扶贫”的方式现场认购了1400只“金平诺玛飞鸡”,金平县诺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阿者诺玛接受了产品订单,大家纷纷拿起手机订购,为精准脱贫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了解,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地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是集“边疆、山区、多民族、原战区、贫困”五位一体的国家级深度贫困县,1996年被列为上海市及长宁区对口帮扶与经济协作县,马鞍底乡中梁小学是金平县最边远的一所村级完小。
本次边疆少数民族小学生看上海项目将组织中梁小学24名学生和4名乡村教师,参加为期10天的“十个一”活动,包括乘一次飞机、坐一趟高铁、渡一回江船、看一场演出、听一天课程、游一处场馆、圆一个心愿、追忆一段红色记忆、体验一下上海高度、感受一夜上海温度。活动结束后,将面向324名全校学生举办“少年中国”上海行汇报展示及“祖国与我”征文评选活动,寒假拟邀请上海志愿者家庭回访中梁小学。
在中梁小学任教三十余年的张官富校长亲眼见证了中梁小学的整个发展历程。“现有的教育基础设施是英国华侨杨门允先生和摩托罗拉(中国)有限公司捐资捐建,加上政府配套资金和边境地区转移支付项目等持续多年投入,硬件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但教学软件环境的改善提升还有较大空间。”张官富说,由于教育网络尚未开通,现代教学资源无法使用,学校还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因为深度贫困县教育资源十分有限,加之中梁小学又地处边远山区,获取教育资源投入的机会更加渺茫,学校图书阅览室和体育活动室仅有堆放在教室墙壁四周地面上的少量图书和三两副羽毛球拍、十余只破损羽毛球以及三五根跳绳、若干足球。此外,学校卫生设施简陋,也没有淋浴室,孩子们往往是在周末放学回家的路上,途径河沟洗洗澡,安全隐患严重。
自2017年10月起至今,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极智公益在中梁小学牵头或协助推进实施教育扶贫项目,涵盖新建电脑室、多媒体室、舞蹈室和改建阅览室,完善提升体育活动室,规划建设学生淋浴室、洗衣房等基础设施和功能提升项目以及“少年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看上海项目、“青苗助学”计划等15个子项目。此外,募集助学资金和实物价值人民币111.5万元,11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得到“一对一”的长期结对帮助,100余名贫困学生得到助学帮助并改善了学习生活条件,极大改善了中梁小学基础教育软硬件条件,也使得更多上海的爱心人士可以真正了解到边疆小学师生们艰苦的学习生活环境,并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