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松江新闻

“投兑模式”激活农村绿色账户

2018-9-20 0:00:00发布94次查看

周三上午8时,石湖荡镇东夏村的再生资源交投站准时打开了门,村民计青刚做完村里的保洁工作,便骑着电动三轮车,载着一车斗的塑料瓶、易拉罐,来到这里。“一共是14.2斤的塑料瓶和1.6斤的易拉罐,给你34元8角。”收购人员清点完瓶子,将钱交到计青手上。另一旁的志愿者则拿出手机,给计青的绿色账户卡扫描积分。
  作为村里的保洁员,计青在工作和生活中会格外注意:一些可以回收的垃“圾就会把它们分类集中在一起,因为可以到交投站卖钱和兑换积分换东西,蛮好的。”而在以前,他的绿色账户卡从来没有使用过。这样的转变,源自镇再生资源回收交投与绿色账户积分扫描相结合的“投兑模式”得以实施。

  绿色账户在农村遇冷

  在城市社区中,市民进行垃圾分类后,使用绿色账户扫码兑换积分,已是很普遍的现象。而在农村,绿色账户的推广使用却遭遇“水土不服”。
  石湖荡镇现有10个行政村,去年,区里要求实现绿色账户全覆盖,这给村委会的绿色账户工作带来了考验。“开卡是没有问题的,我们按照户籍人数,把卡开掉,但问题是开了卡以后不使用,那绿色账户就成了摆设,没有意义了。”石湖荡镇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贾莉萍从事垃圾分类工作多年了,关于农村地区垃圾分类绿色账户如何落地的问题,她也
  一直在思考。
  在居委会,绿色账户主要是针对城市居民湿垃圾,并且是定时定点进行扫码积分。但是在村委会这个方式却行不通。“绿色账户比较合适居委会,像农村地域面积宽广,村民居住分散,很多村委会是由原来的几个自然村合并形成,采取绿色账户定时定点扫码工作几乎不可能,村民们每天来扫码积分的话,要跑很远的路,不太现实。”
  为了积极探索绿色账户农村模式,去年,石湖荡镇设计了一份《绿色账户村民投放记录表》,通过保洁员在收集垃圾时的打分情况统一进行绿色账户的积分扫码。然而,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效果不甚理想。
  “保洁员扫码并没有直接和村民接触,卡也没有发到村民手中去,很多老百姓连绿色账户卡是什么样子都没见过,所以并没有发挥出绿色账户应有的作用。”贾莉萍说,石湖荡镇村委会居多,与市、区级很多可推广、可复制的垃圾分类工作模式存在着很多差异,因此,必需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探索农村绿色账户之路

  在绿色账户全覆盖的基础上,如何唤醒沉睡的农村绿色账户?经历了失败的教训后,今年,石湖荡镇开展深入调研,继续探索新模式。
  再生资源回收交投站和居住区资源回收网点相继建立,给镇干部们打开了新思路。要激活村民手中的绿色账户,就必需提高村民使用绿色账户的频率,提高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能不能以再生资源回收交投与绿色账户积分扫描相结合的模式,  一方面给予村民回收费用,另一方面给予村民积分扫码奖励,从而以再生资源回收交投达到提升绿色账户使用率的效果?
  说干就干。7月中旬,石湖荡镇召集各村行政副主任、再生资源回收第三方代表召开了村委会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积分采集专题研讨会,提出将再生资源回收交投与绿色账户积分扫描相结合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很快,《石湖荡镇村委会垃圾分类绿色账户工作实施方案》出炉,10个行政村根据实际需求在重要点位设置了16个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点(交投站),并招募了12名工作认真负责的绿色账户积分采集志愿者。7月下旬,镇里召开了村委会绿色账户志愿者培训会,教授大家如何进行手机扫码操作和台账登记,邀请镇再生资源回收中转站第三方代表,在地点和时间上与志愿者进行有效对接,为绿色账户新模式的开展做好准备。8月1日,投兑模式”上线实施。“

  “投兑模式”激活农村绿色账户

  16个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点就是16个绿色账户积分兑换点,而在点位的设置上,石湖荡做到了10个行政村全覆盖:每个村都设点,并且根据村庄居民分布特点,在地域广、人口多的村适当增设,像张庄村就设了三个点,东夏、东港、新源、金胜村各设了两个点。
  每个投兑点每周都有1个半小时的开放时间,根据时间安排表,再生资源回收第三方穿梭于各村之间,绿色账户积分采集志愿者紧密配合,村民每周将收集的可回收物卖给第三方,并给绿色账户扫码兑积分。在慢慢习惯了“投兑模式”后,村民们垃圾分类的意识也在逐渐提升。“原先大家垃圾都混在一起扔,现在也会进行分类,像棉被、旧衣服都可以回收换钱换积分,积分还可以换油换米,村民们积极性提高了,既有利于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也激活了绿色账户。”
  贾莉萍告诉记者,根据农村特点,他们将绿色账户的积分兑换比例也做了一些调整:居委会湿垃圾扫码是每天两次,每次10个积分,几个月下来积分比较多,而村委会可回收物扫码是每周一次,每次10个积分,几个月积分下来也不是很多。因此,在积分兑换的额度上进行了调整,比如居委会5000分可以兑换一袋大米,村委会是500分即可兑换一袋大米。“不同于居委会里每天定时定点兑换绿色账户积分,我们还是得立足农村实情,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用这种接地气的方式,让垃圾分类成为农民自觉行动。”
  经过1个多月的运转,石湖荡镇“投兑模式”运行顺利,农民绿色账户活跃率从月初的35%跃升至60%,并且还在不断上升中。

松江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