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松江新闻

呦呦鹿鸣何处闻 人文松江“鹿回头” ——上海御茸鹿业有限公司致力挖掘“鹿文化”

2018-9-20 0:00:00发布102次查看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松江鹿文化源远流长,可惜近代以来逐渐消失。可喜的是,在新浜镇文华村南侧一块34亩的密林空地中,生活着247头梅花鹿,其中母鹿101头、公鹿128头、幼鹿18头。它们时时发出“呦呦”的鹿鸣声,令人顿生怜爱之情。这里有上海市第一家获得野生动物加工利用许可证的企业,也是目前上海最大的梅花鹿养殖基地。
  “我们想在‘鹿文化’上做一些项目,让人文松江‘鹿回头’。”据上海御茸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晨介绍,这些梅花鹿已在此生活5年了。在他看来,“鹿文化”是松江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再造茸城“鹿文化”意义深远。

  茸城鹿回归

  据介绍,这里最早于2013年引进梅花鹿,第一批294头,主人是上海御茸鹿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吴恩民。2013年至2016年期间,主要是摸索养殖阶段,并没有开发产品。当时梅花鹿的繁殖以自然交配为主,容易造成生产率低和近亲繁殖的情况。近亲繁殖的梅花鹿体型较小、产茸量低,鹿很难怀胎,对鹿的群种、品相、生理机能都有不良影响。
  陆晨到来后,改变了原有的模式,对鹿进行人工授精繁殖,在之前单纯卖鹿茸原材料的基础上积极开发鹿产品。现在,上海御茸鹿业有限公司与东北一些鹿业公司合作开发产品,已开发的有鹿茸、鹿茸酒、鹿血酒、鹿茸茶、鹿茸片、鹿胎膏、鹿筋酒、鹿皮膏和鹿鞭酒等系列鹿产品。目前,公司每年产茸量已达150公斤左右,鹿繁殖数在100头左右。
  按照计划,上海御茸鹿业有限公司将在未来3年内扩大养殖,预计鹿总存栏数在1500头左右,并建设上海第一家鹿文化展示馆和以鹿为主题的餐厅。届时,将有全鹿宴等12道菜问世。
  “我是地道的松江人,从小就听说‘松江有三宝’,为梅花鹿、华亭鹤、四鳃鲈。民间也早有‘十鹿九回头’的俗语。今后,我们将深入挖掘茸城‘鹿文化’,与松江传统文化结合,争取亮出一块文化方面的金字招牌。”陆晨说。据史料记载,松江别称云间,传说10头仙鹿下凡留恋松江景色,最后有9头不肯返回天上,这便是民间“十鹿九回头”的传说,回到天上的那头鹿,后来跟随“福”“禄”“寿”三仙之“寿”仙。松江也因梅花鹿而得名茸城。

  养鹿难题多

  平时,陆晨和两名同事轮流住在基地,时刻关注梅花鹿的动态,另外还有几名专门喂养梅花鹿的饲养员。正常情况下,梅花鹿每天要喂食两次,12月至次年3月属于过冬期,每头公鹿每天平均需要精料0.5公斤、粗料1.5公斤;3月至8月属于产茸期,精料需要1.25公斤以上,粗料则至少需要2.5公斤。一般都是早上五六时投喂,这与野生梅花鹿在凌晨乃至午夜觅食是不同的。
  刚开始,上海御茸鹿业有限公司的梅花鹿由于每栏存量头数多、密度大,多次发生了公鹿打斗致死的情况。有些是打斗受伤没有死,但由于饲养员的疏忽,导致救治不及时死亡。后来,陆晨等人开始特别注意,将公鹿与母鹿分开养,特别彪悍的单独养。不过,这样也有问题,梅花鹿是群居动物,单独养会导致它不适应,产生抑郁不吃料。最传统且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控制梅花鹿的食量,让它们不满膘,这样就减弱了打斗能力。
  梅花鹿打斗受伤,若发现不及时,往往会得结核病,身上发脓。开始是请兽医治疗,后来,陆晨干脆与同事们自己来医治,先给梅花鹿麻醉,再清理伤口,输入生理盐水,最后开刀除去溃脓并包扎。每年给梅花鹿打防疫针一次,鹿棚每月至少消毒4次,两三天清理一次。公鹿在打斗失败后,就失去了交配权,对这些鹿的照顾也非常重要。
  陆晨说:“养鹿难,复兴茸城‘鹿文化’更难。主要难在松江历史上没有留下有关梅花鹿的专著记载,只有一些零星的资料分散在各种书籍当中,收集起来比较困难。另外,梅花鹿在我区已消失多年,绝大部分人对‘鹿文化’已没有印象,重新恢复大家对‘鹿文化’的记忆还需要时间。我们今后会专门做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争取在鹿文化展示馆中形成比较完善的‘鹿文化’体系。”

松江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