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闵行两区树立治水管河“一盘棋”思想,进一步建立“上下游联动,干支流齐动,左右岸互动”的跨区域联动共治机制,9月18日,两区签署《水环境联动共治框架协议》,以加强两区跨界河道环境治理与保护力度,联手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碧水保卫战、水环境整治持久战。
市环保督查组组长孙建平、总协调人章营军见证联动共治签约仪式。徐汇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方世忠,闵行区副区长汪向阳出席并讲话。活动由徐汇区委常委、副区长徐建主持。
水环境治理具有流域性、系统性的特点。据介绍,闵行、徐汇两区毗邻交界,界河共有9条(由北至南依次为蒲汇塘、漕河泾港、张家塘、梅陇港、北潮港、淀浦河、华泾港、春申塘、关港),其中以河道上下游分界5条,以河道中心线分界4条。这些流动的水体中,可是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据了解,前期,两区水务部门已形成了一些共治的具体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6年,两区交界滨江地区的开发建设展开战略合作,就合力开展环境整治达成一致意向,并稳步推进。2017年11月,闵行水务局、徐汇建交委围绕河道整治养护进行了对接协调。今年9月11日,两区就联手开展水环境治理工作作了专题会商,为两区水环境联动共治备忘录的签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徐建表示,两区签署水环境联动共治备忘录是进一步凝聚共识;进一步深化交流;进一步协同推进。据介绍,两区将成立跨区域水环境联防共治领导小组,两区轮值,每季度定期召开联动共治专题工作会议。按照互对任务书、互对整治图、互对进度表、互对治理标准的要求,共同研商、部署和决策河道整治、水污染防治与水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动建立河道二级河长及街镇河长办定期会商机制;区区治理交界河道做到同步治理、同期维护,互通水质监测数据,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同时强化水环境协同执法,定期组织开展交界区域水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消除监管盲区,形成处置闭环。对企业污染、泵站放江、水葫芦爆发等水环境突发事件,加大应急协调、协作力度,实现片区应急联动。同步,两区环保、绿化市容部门已就大气扬尘治理达成初步共识,近期将签订扬尘污染联动共治备忘录,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压实责任、落实举措、做实成效。
汪向阳在讲话中表示,要加快区域联动,形成合力,同步推进两区9条界河治理;加强界河管理,共同施力,消除盲区;加快建立联网接管机制,加强沟通联系,共同决策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
“市环保督查组在督察中融入指导,促成了徐汇闵行两区的水环境联动共治签约。”方世忠表示,徐汇闵行的签约也开创了上海生态环境区域联动治理的先河,是务实创新的举措。他认为,生态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以系统化、区域联动方式,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问题。因此,徐汇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抓好生态环境联动治理,把水环境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推动徐汇和闵行交界处区块的联动发展。
孙建平表示,正在徐汇召开人工智能大会,不仅为徐汇,也为上海增添了一抹亮色。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徐汇滨江以生态优先理念,全面推动综合开发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成果。“但在聚光灯下也容易放大缺点。”孙建平表示,徐汇水环境治理工作任重道远,必须要标本兼治,在管网建设、处置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孙建平希望,徐汇、闵行两区通过区区合作方式,形成水环境联动共治,通过联防联控、互联互通、共治共享,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有效增强河道治理工作效能,有效提升治水为民服务能级,为推动两区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营造水更清、岸更绿、河更畅、景更美的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感受度。
闵行区水务局、环保局、绿化市容局和徐汇区建交委、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