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招店牌是商户的“脸面”,为了吸人眼球,一些商家违法违规设置门店招牌,并且颜色不协调、维护不到位,不仅影响城市市容市貌,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如何规范店招店牌的设置和管理?松江区绿化市容局结合大调研活动,全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打出了一套规范店招店牌管理的“组合拳”,着力使店招店牌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一是严把审批关口,设置合法“身份证”。各商家对店招店牌的设置必须通过区绿化市容局审批颁发的“身份证”后方可实施。商户根据《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上海市户外招牌设置管理办法》以及《上海市户外招牌设置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备齐身份证件、营业执照、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法人证书等各类单位、个体工商户合法证明,地名办批准启用建筑物名称的相关文件以及(招牌)阵地所有权或使用权证明、现场实景效果图等材料,向区绿化市容局提出申请,经过严格审核后予以受理,在7个工作日内出具行政许可文书,即可获得合法的“身份证明”,对不符合设置要求的坚决不予审批。
二是排摸登记建档,建立完善“大数据”。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组织全区属地管理部门按照“一店一档”工作要求,逐一进行排摸登记造册,建立数据档案,全面完善辖区所有广告、店招店牌基础信息,并根据《户外招牌基础调查操作手册》,及时对现有招牌设施基础信息进行更新完善,重点调查商家(业主)信息、招牌设置信息、招牌审批信息、招牌检测信息、招牌材质信息等,并将完善后的信息录入《店招店牌基础信息库》,通过实现“一店一档”,强化对店招店牌的规范可控管理,确保全区店招店牌设施的安全、整洁、美观。
三是加大执法力度, 全面整治“除隐患”。由区绿化市容局牵头各属地街镇部门,定期对辖区内广告、招牌设施开展检查,并委托专业第三方进行安全检测。按照“谁设置(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加大对重要商业街区、人员密集场所、附着在老旧建筑物、建成时间长、体量大以及停业歇业无主的户外广告、招牌等的排查力度,并督促建筑附着物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采取针对性加固或拆除等措施加以整改,防止发生高空坠物的安全事故。指导各街镇及时向商家发放安全告知书并签字确认,做好安全巡查与整改工作,拒不整改的由执法部门上门强制拆除。截止到8月31日,共计发放户外广告、店招店牌安全自查告知书23563份,排查广告招牌共计29878块,发现隐患广告招牌1460块,拆除广告招牌1176块,加固广告招牌91块。
四是明确责任主体,常态管理“全时空”。明确区、街镇、物业、商家四方责任主体,建立健全齐抓共管的管理督促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区主管部门负责店招店牌的总体规划、审批、宣传和专业检查指导,以及动态监管;街镇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日常的监管和整治;物业负责区域内户外广告、招牌等建筑附着物的管理,督促商户进行规范设置和维护,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上报所属街镇并协助整改;商家落实门责制度,按规定设置并做好日常维护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