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7日,高桥镇小学2018级见习教师的课程培训正式拉开帷幕。本次课程分为师德师风、教育教学、基本功培训和班主任工作四大板块。今天是四个板块中师德师风的第一讲,主要内容为“我校校训‘勤朴敬爱’内涵解读”,主讲人为我校副校长兼工会主席顾德明老师。
顾老师精彩的报告讲完后,许多学员都进行了积极的反馈。有的说,顾老师的授课中,他以真实的例子告诉我们一名新教师应该如何面对我们的工作,同时对我们阐述了校训的涵义,教我们如何去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有的说,顾老师在讲座中,对学校的内涵做了全面深刻的解读,并赋予了校训时代的新内涵;有的说,顾老师给我们许多详尽的建议,告诉青年教师该如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成为有高学历,又有教学经验的老师;还有的说,听了讲座,让我感受到百年老校的历史,它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是多么值得我们每一个青年教师去继承和发扬……
以下是见习教师顾依仁老师撰写的听后感:
教育工作是塑造“人”的工作,所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对待工作细节的态度应该是敬小慎微的。今天听了见习教师培训的第一课,对“勤、朴、敬、爱”校训的解读,这四个字是对新教师的个人发展方向的高度凝练,直指人心,持有“勤、朴、敬、爱”之心,我高桥镇小学方能航行百年,并将持续地、劈波斩浪地奋勇前进。
百年历史,多的是鲜活的案例和榜样,百年凝练,炼出的是亘古不变的光辉品质,这是高小人应有的气概与眼光。在我看来,教师是一种发展学生、完善自我的职业,能以服务社会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并从服务社会的高度赋予自己发展、完善的实践意义,明确自身发展与学生发展的互动关系,在发展学生中发展自己,在发展自己中服务社会。我们应该以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从专业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情感,净化自己的品德,完善自己的智慧。才能够自觉地注重教育行为的科学和教育情感的理性,并不断地追求着学生发展和自我发展的更高效益。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新教师往往只满足于在其中扮演“教材的执行者”的角色,经过顾德明老师的讲座,我认为教师应该努力和学生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首先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这种交往主要表现为以语言为中介进行沟通,教师与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话、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它要求教师不仅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而且要有角色的转化——从传授者、管理者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还有个性的自我完善—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悦纳学生的情怀。此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会受到很多启发,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这些无疑对教师的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青年教师还要做到求真务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习做人。求真先求己,首先是要求教师又清晰的自我定位,个性不同,环境不同使得我们每个年轻教师的价值观、教育观和思想方法都有差异,因此,我们应该时刻牢记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要正确的自我定位,还要有不断学习,积极探索的精神,教育理论告诉我们,青年教师必须要有终身学习、全程学习、团体学习的观念。实践和学习的过程也许寂寞,没有红袖添香的浪漫,也许没有掌声与鼓励,可能会伴随着挫折与冷眼,但是,在教书育人的路上积极探索,执着追求是我们每一个人坚定不移的信念。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撰稿:姚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