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普陀试点"二次分类、就地减量"新模式

2018-9-18 12:51:36发布92次查看

最近,甘泉路街道长富小区的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成为了众人眼中的新焦点。在一波又一波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眼中,长富小区的分类减量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好”字。
  首先是“好环境”。不同于人们传统印象中乱糟糟、味怪怪的刻板印象,走进这座修葺一新的垃圾厢房,干净的地面、通风的四墙、锃亮的分拣设施,会让人误以为这是间样板房。除了在建筑风格上与过往的截然不同,现在的厢房,还是座时时充满了欢乐气息“好氛围”的减量“加油站”。从早到晚,总会有一位热情的垃圾分拣员等候在此。身着统一制服的他们,是居民们眼里最好的生活顾问和垃圾处理“问不倒”。
  记者在现场看到,原来干湿混装的混合垃圾,经由分拣员的事先指导,早已被居民在家里分拣得妥妥帖帖。这种在环境孕育下的理念变化,其带来的分类效果同样实实在在。对此,作为最有发言权的区绿化市容局,手里有这样一组数字——在长富大厦小区,经由居民分拣,再由分拣员在厢房内粉碎的湿垃圾数量,从一开始的50千克,已经稳步上升到133千克。这组翻了2.7倍的湿垃圾粉碎量,正是长富模式中“好效果”的最集中体现。这一由社区、区绿化市容局、区城投公司联手打造,居民、分拣员联合参与实施的“二次分类、就地减量”的新模式,已逐渐显示出具有普陀特色的强大生命力。
  发生在这座别致垃圾厢房中的故事,不止是一个小区、一个街道的市民群众对于分类减量工作从思想理念到生活方式全面认同的生动记录。放眼全区,这更是普陀上下积极投入“生态中国”建设的生动示例。
  据了解,为了实现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工作目标,从几个月前开始,普陀上下便迅捷进入了落实该项工作的快车道。以甘泉为例,为了全面推开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后人的大事好事,街道从一开始,便从顶层设计入手,投入力量保障。
  为了确保垃圾分类新模式顺利推进,甘泉街道探索建立了“1+3”工作队伍架构。“1”即一个垃圾分类新模式工作领导小组,举全街道之力来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3”是指三支专项队伍。一支是分类指导队,由居民区书记带头、机关干部、居民区干部值守的队伍,在小区内做好指导督导;一支志愿服务队,由党员骨干、楼组长和居民代表等不同人群构成的队伍,协助做好垃圾分类的宣传引导、巡查值守等工作;还有一支是专业研究支撑团队,街道与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合作,邀请专家对新模式下对污水管道的影响进行监测、分析和研究,为安全推进新模式试点提供专业支撑。
  在体制优势的保障引领下,各种民间力量也被迅速动员起来,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宣传声势。对此,甘泉街道给出了“三发动”的经验总结。一是骨干发动,居民区党组织发挥引领作用,组织开展“垃圾去哪儿”现场教育等活动,进一步发动居民区的党员、骨干、楼组长,形成“党员带动骨干,骨干带动楼组,楼组带动片区”的良好宣传氛围。二是群体发动,居民区通过党员大会、楼组长会议、文化团队会议和“四位一体”会议进行宣传发动;街道文明办、妇联、团工委分别从各自服务群体进行广泛发动。三是个体发动,通过上门走访、发放问卷等形式,耐心细致地做通居民的思想工作,入户宣传17372户。同时,实施前,为便于居民了解,还制作了《宣传折页》、《入户告知书》等小册子,在主要道路宣传栏、小区内围墙粉刷垃圾分类宣传墙绘。这是这份“百分之百入户、百分之百知晓”的宣传效果,为长富的今天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绩面前,长富没有止步。为实现与移动时代的无缝对接,经街道、绿化市容局与城投公司共同协商,小区内还特意引入了一家第三方再生资源企业专业处理可回收垃圾。通过高科技装备,全程无他人参与,自行获得全网通用的绿色积分,将垃圾真正变成了数字时代最重要的信息资源。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