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我心之火焰,跟随你一起燃烧
——华政附中第十三届导师组成立暨启动会侧记
“星光泛起了火烈的红色,
雨水冲刷着岁月的年轮,
柔风在吹刮嫩绿的柳条。
开始的时候,
我在远处看到你微微泛起的红光,
慢慢地向你靠近后发现,
那红光像燃烧的火焰,
越发变大,越来越剧烈。
我决定将我心中的火焰释放出来,
跟随你一起燃烧。”
师徒带教,为新进青年教师安排教学导师、德育导师或管理导师是华政附中坚持多年的优良传统。教书育人,薪火相传,学校为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乃至独当一面而全力打造有利于他们生长的良好环境。当每一位学员走近自己的导师时,都会切身感受到来自导师身上的光和热,那是一种人格魅力,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学员会不自觉地发现自己的积极性正在调动,主动性得以发挥,在渐进中自己的智慧火焰犹如星星之火有可以燎原之势,唯愿跟随导师一起为教育事业发光而烈火燃烧。
2018年9月12日中午,华政附中第十三届导师组成立暨启动会在三楼会议室召开。依据会议议程,科研室李红星主任对新一届导师组工作做出说明,明确了导师职责和学员要求。作为导师,要求每周听学员的课;每月组织或参加主题研修活动;每学期指导学员参加“导师指导课”评优活动;每学期提交学员业务评价意见;每学年指导学员读书提高教育理论水平。作为学员,要每周听导师示范课;每月参加主题研修;每学期积极参加“导师指导课”评优活动;每学年研读教育书籍,作课堂实录,参与课题研究,撰写论文。
学员代表罗恺文老师在发言中讲到,虽然自己研究生毕业,读过不少教学理论,但理论和实践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她讲述了自己入职从教两周过程中的一些现状和困惑:比如自己精心写好的备课详案,在面对学生形形色色的情况和问题时,感觉无法适从,只能推翻,重新开始计划、调整;一直想更了解学生们,试图走近他们的生活、思维方式,但往往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这些是新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她代表所有学员表达了心声,希望在这一年中得到导师们更多的指点和帮助,在自我努力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能够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
导师代表周群英老师在发言中也热情地回应了新教师们想要学习的迫切渴望,她的一番话语重心长,字字透露着对后辈们的爱和对教育事业薪火传承的殷切希望。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周群英老师道出了各位导师带教的重要意义。在年轻老师刚刚踏上教育征途的时候,作为导师伸出双手扶新教师跨上战马,驰骋教育沙场,对新教师而言这无疑是最需要、最温暖、最美好的事了!促进年轻老师成长,很多时候不能只看名声、荣誉,而要看做这件事情本身的价值所在。一次次地踉跄跌跟头甚至摔倒在路上,也许是每位新教师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练,但导师们希望年轻老师能够坚守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理想和信念,快速成长,顺利成长,成为学校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周老师对学员们也提出了要求,要有“诚心,细心,精心,耐心” 的学习态度;“勤学,勤问,勤看,勤听” 的学习方法以及“成长,成熟,成才,成功”的学习目的。新的岗位、新的挑战,在学习导师经验的同时,学员要与自身特点相结合,学以致用,多探索、多积累,蜕变、成长,由教学新手迅速成为独当一面的教学能手。
最后,校领导进行了总结发言。傅松校长表达了对新教师的热烈欢迎和殷切希望,学校愿意为年轻教师提供各种提升和锻炼的平台,为年轻教师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她充分肯定了目前这支优秀的导师队伍,希望新老教师能相辅相成,互帮互助,共同提升。
导师引领,勤教善导,释放心中教育智慧的火焰;学员取经,志趣才情,跟着导师一起燃烧。青年教师要珍惜现在导师倾尽所有传授经验的机遇,在教育历程中,将外力化为内驱的动力,在市特色高中光辉的发展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