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社会福利院 为更多失能失智老人及其家庭服务
2018-9-18 10:52:13发布131次查看
今年上半年,杨浦区社会福利院新开设了第一分院,主要收养区域内的高龄失能、失智老人。自开业之日起,第一分院就开始接受预约登记,目前院内已登记 83 名女性,43名男性,已开放二楼护理区域52张床位,19名女性老人顺利入住。
考虑到对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特殊的照护难度,一批专业技能精湛、服务真挚热忱的护理员被吸纳进第一分院。
照顾起居也关注心理健康
早上5点多,罗红艳就已经起床了,她要抓紧时间收拾床铺、洗漱,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6点,她开始帮其负责的老人刷牙、洗脸。
等到房间内的6名老人都洗漱完毕,罗红艳开始帮助老人们吃早餐。“早饭一般吃稀饭、馒头和鸡蛋,有些老人可以自己吃,有些需要喂食,有些老人吞咽有困难,需要把鸡蛋搅碎了才能吃下去。”之前,罗红艳一直在区社会福利院总院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直到一个多月前才被调到开业不久的第一分院。
罗红艳负责护理的204房间内,有3名老人可以自己走动,2名老人长期卧床,1名老人可以起身坐轮椅。吃完早饭,罗红艳打开墙上的电视机,给老人倒水、喂水,等到把老人们都安顿好,她开始收拾房间。“老人年纪大了,身上皮屑比较多,因此每天都要帮他们清理床铺上的皮屑和毛发。”罗红艳告诉记者,房间的地面每天都要扫一遍,再拖一遍,门窗也要常打开通风透气,屋内的桌子、柜子也都要每天擦拭。
上午9点,刚收拾完房间的罗红艳,又马不停蹄地给老人喂食水果。只见她拿出一个猕猴桃,开始剥皮,放进搅拌机将其搅碎,之后又将搅成糊状的猕猴桃汁倒进碗里,端到一名老人的身前,一边喂食老人,一边跟老人聊聊家常。
喂完水果,距离午饭还有一些时间,罗红艳也没让自己闲下来,给老人喂水,照顾老人上厕所,更换脏床单,有时还帮老人剪剪指甲,她眼里总有干不完的活。
护理工作还需应变能力
上午10点45分,护理员于娟抱着一个方形的大托盘走进204房间,托盘里放着十几个小小的塑料杯,杯子里放着不同的药丸,杯壁上贴着小便签,写着老人的房间号、床位号和名字。“每天都必须把老人们需要服用的药物按时送到房间。”于娟说,每位老人的情况不同,有在餐前用药的,也有餐后或夜间服药的,虽然院内医护人员每天会为老人准备好需要服用的药品,但自己在送药时也还是要万分仔细,绝对不能搞错。
于娟在区社会福利院总院干了有六、七年,也是刚被调来第一分院不久。目前,她和另外两名护工轮流上白、夜班。
上白班这一天,于娟负责给每个房间的老人送饭、送水、送药,帮忙跑腿办事,协助护理员照顾好各个房间的老人,比较灵活机动。轮到值夜班,于娟就要一人负责好几个房间了。定时给老人翻身,照顾老人上厕所、换尿布,给老人喂水……做这些事情时,于娟尽量轻手轻脚,避免吵醒房间内其他老人和护理员:“护理员就睡在老人房间的过道上,她们白天的工作很琐碎,很辛苦,晚上尽量要让她们睡个好觉。”
“夜班工作也非常需要精力,常常会遇到突发情况,特别考验应变能力。”区社会福利院第一分院相关负责人林晶介绍。一天晚上,一名老人突然胃痛难忍,夜班护理员发现后,立刻打电话通知林晶,林晶又马上电话通知老人家属:“在医生建议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当班护理员马上照顾老人服下了胃痛药,老人的病情随后好转。”
刚发放完毕老人们的餐前用药,11点,于娟又按时从楼下食堂送来了午餐。记者看到,老人们的餐盘里盛着一个荤菜、两个素菜、一份米饭,另外还有一份热汤。“老人的饮食由食堂师傅提前搭配好,每天午饭和晚饭的菜品都是不重样的,一周里每天的菜品也都不重样,老人们可以吃到各种菜,喝到各种汤。”于娟说。
下午2点,护理员卞乃芬叫醒一个个还在午睡中的老人,帮助老人起床、洗脸。食堂准时送来了炖蛋,卞乃芬开始给老人们喂食。“炖蛋很容易凉,而有些老人又无法自己进食,因此需要一人一口对老人们轮流喂食,保证每位老人都能吃到热呼呼的炖蛋。”于是,卞乃芬需要不停地穿梭于几位老人的身前,一日三餐均是如此。
当被问及照顾老人是否有困难时,卞乃芬有点羞涩:“没什么困难的,有困难就慢慢克服,看到这些老人,就像看见了父母一样,特别愿意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父母,用心照顾好他们。”
4点半,于娟又准时送来了老人的晚餐。罗红艳将已经消毒的餐具摆好,并将老人们的餐盒打开,开始轮流喂食。卞乃芬也拿出搅拌机,为有需要的老人将食物搅碎,将需要剪碎的菜品剪好,送到老人的身前,开始喂食……下午6点,照顾完老人洗漱、就寝后,护理员总算忙完了一天琐碎的工作,剩下的,是要和夜班护理员做好交接工作。
康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第一分院内一楼为办公区域及医疗康复区,二至六楼为住养老人护理区域。其中,失能区域有5人间和6人间等房型可供选择,房间十分宽敞,人均面积达30余平方米。为保护老人的隐私,每个房间设有单独的卫生间,其中两间房间为一个照护单元,且配有公共活动区域、就餐区域及护理台。
据介绍,考虑到失能、失智老人的特殊情况,院内的床是特别定制的,有三档可调节护栏,以防止老人坠摔;每个楼层都配备有先进的便器清洁设施,可在全密封状态下进行清洁和消毒,预防院内感染。为防止失智老人走失,院里除了配备监控门禁系统外,入住老人的衣服上还会钉上一粒特别的“纽扣”——防走失感应器,一旦老人离开福利院,这颗“纽扣”就会发出报警声。
现阶段,区社会福利院第一分院的失能区域建设已基本完成。为了满足不同老人的需求,失智区域还在进一步改建中,预计在今年年底完成。改建后将开设专区,以单人间及双人间为主,为失智老人设置照料区。另外,康复中心、活动室、治疗室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考虑到对失能、失智老人特殊的照护难度,我们对护理员的专业性要求也更高。”第一分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院内医护团队共有7人,护理员5人,护士2人,医护队伍中的 90后医护人员有3人,均来自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西民政学院,他们的到来,为老年护理团队注入了新鲜血液。今后还将不断扩大、提升医护人员队伍,为更多高龄失能、失智老人及其家庭服务。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