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宝山“社区通”实践一年解决问题4.3万个

2018-9-18 11:40:15发布102次查看

据宝山区消息:顾村镇采菊苑小区门口道路一直被乱停车问题困扰,居民多次拨打12345热线,因不属于执法范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居民区书记通过“社区通”向居民“求助”,居民们纷纷提议,终于找到了可行方案,经过线上线下反复讨论实施,最终顽症去除。张庙街道泗塘三村打造7号花园,种植花卉,美化环境,为做好后期维护和管理,在“社区通”上发布信息,招募花园守护者,不少热心居民报名、留言。宋女士说:“我报名!大家一起爱护我们的小花园。”杨女士说:“让小花园成为三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82弄的幼儿洋洋小朋友是其中年龄最小的志愿者,每天都会来浇花、擦座椅……
  2017年,宝山区创新建立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智能化工作系统“社区通”,创立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改善基层治理制度供给,推动基层治理生态的深刻变革,夯实了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微观基础。经过一年的实践,“社区通”取得成效。获评2017年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十佳案例,并作为上海改革开放40周年标志性首创案例被全市各大媒体广泛宣传,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多家媒体对“社区通”进行专访和系列报道。
  目前,全区453个居委、104个村全部上线,51万余名居村民实名加入,覆盖近40万户家庭,互动交流超过4600万人次,4.8万余名党员在网上亮身份、起作用、受监督,进一步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群众基础,获得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及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党群沟通更加走心
  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群众知晓,中心工作群众参与,发展成果群众共享。“社区通”指向清晰、一键直达,实现了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互动沟通。政府工作更加走心,这份温暖也真正走进了老百姓的心里。
  燃气内管更换是2018年宝山区政府的实事工程,对于淞南十村这种老旧小区来说更是势在必行。居民区党组织第一时间在社区通上发布公告,线上线下进行宣传和征询。为了做好部分不愿更换管道居民的工作,居委会邀请已经更换好管道的居民现身说法,在社区通上晒照片、晒评论,一张张被腐蚀的管道照片、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话,成功地打消了居民的顾虑,也让大家明白,更换燃气内管是一项实实在在为民服务的实事工程,是政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的一项重要举措,受惠的是老百姓。真正了解情况后,居民们纷纷拍手称赞。
  为民服务更加精准
  过去,由于信息不对称,大量群众需求被遗漏或屏蔽。“社区通”创立后,建立“自动收集、分层处置、全程记录、群众测评”问题跟踪系统,将处置情况纳入考核,通过技术和制度手段,截至目前已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4.3万余个。
  高境七村恒高家园小区分一期和二期,与恒盛豪庭相邻,居民每天出入小区要走一大段路,有的居民在“社区通”上提出,应在长江国际北侧围墙开一扇边门,以方便居民出行,解决买菜难、接送孩子等出行安全问题。随即,居民区党支部在高境镇相关部门支持下,与长江国际管理部等相关单位进行多次协调沟通,并听取居民代表意见。最终,8月16日,居民期盼的边门打开,打通了两个小区的通道,居委会第一时间在居民区“社区通”发布消息,短短半小时就有近千位居民浏览阅读,上百人留言点赞,居民们纷纷表示,打通的不仅仅是一条道路,更连接了民心。如此精准高效的为民服务,体现了社区管理的“绣花”功夫,于细微处见真章,于点滴间谋福祉。
  社区参与更加广泛
  只要有手机,人人都可参与,充分体现了“社区通”的广泛参与性。“社区通”让市民参与发生了结构性的改变,吸引大量年轻的“上班族”参与社区治理,50岁以下群体上线占比达59%,社区氛围更加时尚、更具活力。
  顾村镇好日子大家园巧用“社区通”整合资源,凝聚小区年轻力量,通过种植花草、安装小路风车等亲子活动,将一条泥泞的土路华丽变身“小花园”,解决了困扰居民出行的“窝色土路”,也让年轻人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社区价值。为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张庙街道泗塘三村居委计划打造公共客厅,重新打造垃圾箱房旁边的一块绿地,通过发布微改造社区公告,展示花园设计效果图,邀请社区儿童参与设计,社区居民参与花园建设,成立花园守护者团队等线上线下活动,让社区居民全程参与,小区的“微改造”、“微更新”、“微变化”,成为居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小确幸”,社区治理工作变得更加温暖。淞南十村引导居民清理楼道堆物做出了自己的特色,通过“社区通”启动争创“三无”楼组活动,发动各楼组自愿申报,居民主动清理,同时招募楼组长和居民成为评审员,每月定期进行检查。活动开展以来,已有七个楼道被评为“三无”楼组。淞南十村居委干部介绍,今后将继续扩大覆盖面,形成长效常态的工作机制和亮点。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