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全市防空警报试鸣顺利完成
2018-9-18 15:31:00发布120次查看
2018年9月15日(全民国防教育日)上午11时35分,随着上海市副市长、防空警报试鸣指挥长时光辉的一声令下,全市千余台防空警报(除虹桥、浦东机场地区外)同时鸣响。防空警报按照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的顺序依次鸣放,先后历时23分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上海市民防条例》、《上海市防空警报管理办法》的规定,上海市每年在全民国防教育日组织防空警报试鸣,目的是进一步增强国防观念和民防意识,提高市民群众对防空警报信号的认知能力,并检验本市防空警报设备和控制系统的完好率。警报试鸣期间,全市保持了正常的工作、生产和生活秩序,公共场所秩序井然。
全市各区结合警报试鸣,组织开展了防空演练和集中设点宣传。16个区中有202个街道镇的2827个居民小区和1588所学校共174万余人参加演练;组织了外滩黄浦公园等200余处集中设点宣传活动。
笔者在静安区中星馨恒苑小区演练现场看到,在防空警报鸣响的同时,社区居民在民防工作人员的指挥引导下,有序开展防空演练。演练从防空预先警报鸣响开始,在室内的广大居民听到预先警报时,迅速关闭门窗、关闭家用电器和燃气,熄灭炉火,准备携带饮用水、急救药品等必需品。空袭警报响起时,居民在民防工作人员的指挥引导下经楼梯和安全通道有秩序地紧急疏散到附近人防工程进行掩蔽,并关上人防工程密闭门,居民在人防工程内有序开展文化活动,工作人员检测工程内空气情况,保障工程内人员安全。解除警报鸣响后,民防工作人员打开人防密闭门,居民有序撤离人防工程,人防专业队伍迅速开展为受伤者紧急现场急救、甄别环境受损情况等消除空袭后果工作。通过演练,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居民的防空防灾意识,掌握了应急防护的方法,提高了社区民防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检验了应急疏散掩蔽预案的可行性。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