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淮海中路街道总工会与商圈职工共建幸福"新天地"

2018-9-18 9:21:06发布128次查看

据《劳动报》消息,作为上海的一张靓丽名片,新天地商圈可谓声名远扬,在这儿不仅有党的诞生地———中共一大会址、颇有上海韵味的石库门建筑,更有集购物、餐饮、娱乐等不同业态为一体的经营实体商户。如今,商圈内近90家非公企业,逾1500名职工又多了一个新的“家”———新天地商圈联合工会。
  聚合“淮海+”搭建零距离平台
  新天地商圈内各业态经营商户众多,然而,中小规模居多且大多不具备单独建会条件的“硬伤”让工会组织无法深入其中。同时与多数商圈环境相仿,这里的商户人员流动性较大,外来务工及灵活就业人员较多,想要让他们独立建会看似“天方夜谭”。
  针对这一情况,淮海中路街道总工会对新天地商圈即新天地南里、北里两大商城进行排摸,掌握商圈内的确切情况:非公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92家,从业人员1500余人,已经单独建会的商户3家,而工会会员仅有62人,工建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如何让长期游离在“娘家”外的务工人员加入到工会中,如何将一些松散型商户以工会联合会的形式实现全覆盖,成为街道总工会干部们思考的重点。
  在走访学习了兄弟街道非公企业工会改革试点工作的情况后,淮海中路街道总工会以商圈的行业特性为着手点,根据行业划分板块,同时成立新天地工会联合工会,负责商圈区内企业联合工会的日常管理和指导工作。联合工会委员会设主席1人,委员5人,由商户工会会员及街道党建群团服务站的工会干部共同组成,通过已建会商户的经验及街道总工会干部们的力量为商圈商户提供专业建会指导,提升建会工作实效。并将商圈内的商户按党建工建“全部覆盖、部分覆盖、零覆盖”情况,分别用“红、黄、蓝”标注实行分类分色管理,实行一户一策,重点做好商圈内商户的组织和工作覆盖。
  同时,街道总工会以“依法合规、职工为本、就近入会、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利用街道微信公众号、《淮海天地》社区报、社区电子显示屏等渠道进行宣传。以党建中心微信公众号“淮海+”为平台,打造成为办理商户职工入会手续的“线上”接待点,使其成为职工集中与单体入会的快捷通道,进一步提升职工入会的便捷性。在街道党建群团服务站内,街道总工会根据商户职工作息时间,灵活调整办事时间与地点,让商圈职工能够“找得到人,办得了事”,搭建与商户、职工零距离的工会工作平台。
  建立机制帮助商户维护权益
  以联合工会形式出现的商圈工会组织建起来了,而如何让服务落到实处,让这些职工真正感受到工会带来的温暖和帮助,是街道总工会需要攻克的第二道难题。
  街道总工会在建立商圈联合工会的基础上,畅通职工诉求表达和权益维护渠道,与新天地管委会、商会、党建群团服务站、居委会联通,成立新天地商圈互助议事会。积极推进商圈职工代表大会和工资集体协商等民主管理、民主协商制度建设,组织商圈内的商户工会和职工代表共同参与到新天地商圈的综合管理工作中来。
  对于商圈内非公企业的职工而言,最常遇见的莫过于法律争议困扰,从与商户之间的劳动关系争议到与顾客间的民事争议,或多或少都会成为他们在新天地内工作的一大难题。为此,街道总工会发挥工会作用,建立健全“以上代下”维权工作机制,帮助商户职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在源头治理方面,淮海中路街道与新天地商圈、属地居民区党组织和居委会、新天地商会等职能部门和群众自治组织共同建立劳动争议调解联席会。根据商圈管理的实际需要、重要节点、职工意见建议和消防安全等状况,联合开展分析研判和常态化的检查监督活动,积极协调做好处置热点、瓶颈问题和补短板的工作,有效发挥工会组织职工、服务职工、协商协调、沟通报告的作用。
  定制大赛为职工提供舞台
  “商圈联合工会成立之后,不但满足了我们的一些实际需求,更为我们的职业能力进一步提升提供平台,我以后一定会经常参加工会组织的活动!”在新天地联合工会成立当天,新天地商圈调酒师技能大赛也同时拉开帷幕,对于之前尚未入会的商户职工们而言,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这项活动也是街道总工会在前期排摸中,根据发放职工需求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而专项定制的一场技能大赛。
  职工之所需,即工会之所为,通过倾听职工心声,街道总工会将更为精准地打造工会服务内容,拓展职工职业发展渠道。不仅为各商户之间搭建了交流、切磋的舞台,更是为职工个人提供了一个提升综合素质的平台。
  淮海中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总工会主席陈黎红表示,建立新天地商圈联合工会是街道总工会非公企业工会改革的突破和起点。未来条件成熟之后联合工会将升级成新天地商圈工会联合会,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工会工作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拉近与职工的距离,力求把每一分钱、每一份资源都用到职工身上。力争在三年内,将新天地商圈非公企业职工的入会率达到85%,工会会员服务卡的办理率达85%以上。真正做到“工会和职工在一起”,使工会组织成为职工最可信任的“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成为职工最可信赖的“娘家人”。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