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一篇文章带你走过金山40年的马路

2018-9-17 10:48:47发布87次查看
  金山,从改革开放前的几条低等级公路到如今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从一般地面道路到高速公路,我区公路路网的建设经历了起步、发展、完善等几个阶段。今天,小编带你一起来看看金山改革开放40年来公路路网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若想富、先修路
20世纪70年代以前,金山的公路绝大多数属泥质路基,泥结碎石路面仅3米宽。当时金山的老百姓去趟上海市区,都要从西渡或米市渡摆渡,耗时至少半天。
▲当年的松江米市渡
不过,从20世纪70年代起,金山公路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逐步拓宽原有公路,并改建为渣油或沥青路面。借助石化总厂1976年兴建的东风,车亭公路金山段2.89公里建成,黄浦江上架起第一座公铁两用桥——松浦大桥。至此,金山直通市区告别了西渡和米市渡。
▲松浦大桥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筑路修路成为各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为适应经济建设的新形势,拓建“两亭”公路(即亭枫公路、亭卫公路)摆上了议事日程。
▲当年的亭枫公路
亭枫公路(即320国道金山段)是上海市通往浙、赣、闽、滇等省的主要干道。因原有道路路面窄、弯道多、半径小、桥梁荷载等级低,其通行能力与日益增长的交通量不适应,成为过境入沪车辆的“瓶颈”路段。
经过多次沟通对接,1989年经市计委批准拓建,1990年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同时列入国家交通部“七五”期间必须完成的27条主干线计划。该项目东起亭林镇车亭公路运港桥北,西至枫泾镇界河桥,与浙江省杭枫公路相连,总投资1.4亿元,全长32.88公里,1989年2月动工,1990年11月竣工。
▲1989年10月,时任交通部副部长王展意在金山县听取320国道的情况汇报
亭卫公路的建设主要是为了保障石化总厂生产而开辟的新的运输通道。当时,通往石化总厂的路只有张堰附近的一条小路,交通非常不便。石化总厂与市公路处协商,决定新建亭卫公路,由厂方补贴市公路处3200万元,金山负责前期动迁工作。该项目经南亭公路交叉口,北接车亭公路,南连上海石化总厂卫六路,全长21.6公里,二级公路,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路面结构除桥接坡为沥青路面,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耗资1.3亿元,列入1990年市政府实事项目。
▲当年的亭卫公路
“两亭”公路的建成标志着金山公路路网建设有了良好的开端,也标志着公路的功能定位为服务经济建设为主。同期,乡村公路建设随乡镇工业发展而兴起。按照“国家补助、群众投资、民办公助”的方针,市公路管理部门对乡村公路按不同等级有不同补贴,以激励乡村公路建设。乡村公路的施工、养护和管理由属地乡镇政府负责。至20世纪80年代末,金山境内公路总里程445公里。
发展阶段
“三纵五横”雏形初现
公路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又进一步加大了公路建设力度,二者相辅相成。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金山掀起以道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潮。金山第一条机非分离的干线公路——新卫公路就是在这个期间建成的。
▲现在的s19由原来的新卫公路改建而成
1993年至1996年是公路建设的特殊时期,根据“四不要”措施,在干线公路建设中地方政府不要征地费、不要土方费、不要青苗费、不要劳动力安置费,全部由属地政府负责消化解决。在这个背景下,新卫公路开始建设。新卫公路为s19前身,一级公路,全长21公里,双向车行道各宽7.5米,中央隔离带1.5米,两侧设非机动车道各宽2米。
▲1993年的沪杭公路
1994年至1996年,分别建成亭卫公路延伸段2公里、新卫公路21公里、张漕公路6公里、金张公路辅道2公里、金张支线辅道1公里。1997年至2000年,又先后实施同三国道码头段、亭大公路、松金公路、亭卫公路、朱吕公路、漕廊公路等高等级公路的新建和拓宽工程。
▲亭卫公路
亭卫公路拓宽工程全线按照二级公路标准,使金山连接市中心区域、浙江省南北走向的主要交通干道更加通畅和便捷,进一步改善了金山的投资环境,带动了金山工业区的开发建设,推动了金山东部地区的经济开发。漕廊公路西段也为带动金山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前的乡村公路
同期,为了尽快解决广大农民行路难的问题,金山加快乡村公路建设和改造的速度,加大乡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1997年起,以每年500万元补贴乡村公路建设,极大调动全区各镇的积极性,全区乡村公路面貌一新。
▲乡村公路改建后的面貌
2000年底,金山公路总里程达626.84公里,基本形成金山区“三纵五横”规划公路的雏形(“三纵”:亭卫公路、松金公路、新卫公路,“五横”:杭金公路、金山大道、亭枫公路、朱吕公路、漕廊公路),初步构建区-镇-村公路网。随着生产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公路功能从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主向以改善民生为主转变。
新世纪、加速度
随着2001年金山境内第一条高速公路——沪杭高速建成,金山公路也迎来了大建设时期。2002年,配合市公路处建设莘奉金高速公路(a4)17.5公里,新建、扩建6条区级干道。2003年,建设4条区管公路37.6公里,配合市公路处完成三条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其中新卫高速由新卫公路改建,用地1250亩,我区无偿提供。
▲s36朱泾出口
2008年起实施《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抓住沪杭客运专线建设以及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的新机遇,进一步实施路网联通。以“畅通、安全、舒适、美化”为目标,整治区内所有国省道、主要干线共计51.08公里,平整度达标,路名牌规范,着力解决高速公路36座跨线桥和107个下穿孔的安全畅通问题,实施区管公路安保工程,进一步提高公路“三个服务”水平,以良好的道路环境展示上海形象。
▲2003年的金山大道
▲2009年的金山大道
十年间,相继建成s4、g15、s19、s36、g1501、s32等6条高速公路,建设里程达94.19公里,全区高速公路总里程达98.99公里,沿途各镇建立出入口11处,涉及动迁3100多户。
▲改造后的漕廊公路
▲改造后的沪杭公路
2010年底,金山以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组成的骨干公路网络初步形成,主要以干线公路为主干,次要公路、乡村公路呈枝状加密,路网的可达性、连通度指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我区与外省、本市其他区的通道由原来的7个增加到14个。
完善阶段
重联动,保畅通
进入“十二五”之后,我区公路路网进入完善阶段,大力推进区间对接通道建设,保证公路交通均匀分布、公路转换节点畅通,以利于分离不同出行距离和出行目的的交通,发挥各等级公路系统的交通功能。
▲卫零北路
增强路网通达性
①构建“两横四纵”高速快速网络——“两横”:g1501-s36、g15-s4;“四纵”:g15 、 s19、g60、松卫南路。
②完善区域主要干线网络——奉朱公路于2016年底建成通车,打通了与奉贤区的对接。卫零北路于2017年底建成通车,加强了张堰地区与金山新城的联系,两地直达只需10分钟,也有效缓解杭州湾大道的通行压力。
▲朱平公路
强化次要干线功能
聚焦金山中部片区吕巷镇、张堰镇、廊下镇的乡村旅游区域发展特色,以“三横”(朱吕公路、金张公路、漕廊公路)、“四纵”(朱平公路、金廊公路、金石公路、茸卫公路)满足周末及节假日的高峰客流需求及景点之间的便捷沟通。
▲金张公路
强化区域对接主要道路
完成朱平公路(漕廊公路-浙江省界)1.36公里、松卫北路(亭枫公路-松江区界)0.65公里新建工程,增强金山与浙江省、松江区的交通联动性。
▲松卫北路
至2017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达979.018公里,公路网总密度1.602公里/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98.99公里,国道里程34.69公里,省道里程53.387公里,区管县道226.011公里,农村公路565.94公里。
▲改革开放40年间,金山公路总里程实现倍增
“十三五”期间,金山将陆续推进国道改建(如g320、g228),打通区区对接道路(如金廊公路对接松江区)等项目,持续完善我区道路综合交通网,进一步发挥上海对接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重要着力点作用。
▲金廊公路(亭枫公路-松江区界)新建工程施工现场,计划明年年底通车
至“十三五”末,金山区将基本形成一个基础设施衔接顺畅、交通运行高效便捷、资源环境低碳绿色、科技信息先进适用,匹配城镇规划布局、协调产业结构需求,体现区域出行特点,具有较强系统性、独立性、协调性的城乡一体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改革开放40年来,金山公路路网的发展,真的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不知道大家看了这份成绩单后,对金山公路路网发展的成绩是否满意?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