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生态+文明"的专题论坛在崇明召开

2018-9-14 17:22:14发布86次查看

近日,由崇明区人民政府和解放日报社指导,中共上海市崇明区委宣传部主办,崇明区文明办与解放日报区域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2018上海崇明国际生态岛论坛“生态+文明”专题论坛在崇明区文化馆风瀛洲剧场举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龚朝晖,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周智强,市文明办综合处处长丁小硕出席活动。
领导致辞
崇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龚朝晖致辞
龚朝晖指出,乡村振兴让乡风更文明、和谐和美丽,是新时期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崇明建设“生态崇明、美丽崇明、幸福崇明”的重要内涵。崇明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乡风文明为切入口,不断普及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普及村居大讲堂、道德讲堂、睦邻修身点、社区文体活动分中心等阵地;挖掘打造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围绕“我们的节日”活动,做亮端午民俗特色文化活动;将文明系列创建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紧密结合,深化“美丽乡村、美丽家园”建设内涵,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行动,实现全域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加大水环境治理综合治理等,开展“最美崇明人”、“瀛洲好乡贤”评选活动,涵育文明乡风,将惠民工程做实、作细、做精,为老百姓营造有普遍认同感、强烈归属感的精神家园。
赠书仪式
《市民生态文明修身读本》赠书仪式
论坛上为18个乡镇赠送了《市民生态文明修身读本》。
据悉,区社区学院将于近期在18个乡镇开展以“共享生态快乐市民”为主题的修身大培训,共计近30场,旨在使广大社区居民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提振精、气、神,共同为崇明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作出努力。
主旨演讲
上海社会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周山、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学明、市委讲师团成员、崇明区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吴晓飞,分别作了《新时代,我们应该怎样生活》、《现代文明如何安放传统习俗》、《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的存在方式的转变》和《文明转型中的风俗演进》主旨演讲。
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看来,如何将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进行更好对接,关系到一个区域的整体文明素养。他认为,传统习俗和现代文明各有独特功能,两者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当守则守,当变则变,如此才能让文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学明认为,“世界级生态岛”给世界贡献的不只是生态典范,更应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生态岛建设意义深远,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崇明正在探索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应该具有如下基本特点:人和自然要和谐共生,人和人要和谐共处,人要真正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来实现自我价值。“如今,这种变化正在崇明悄悄实现。”
市委讲师团成员、崇明区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吴晓飞表示,推进“崇德明礼、绿色低碳、现代文明”的乡风民俗是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和美丽乡村的内在要求。“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非常重要,比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话有着‘把良好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等深刻内涵。”
上海社会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周山认为,世界级生态岛,同时也应是世界级生态文明之岛,除了世界一流的自然生态,还要有文明程度达到世界一流的人。“崇明人生存理念的与时俱进、道德素养和精神面貌的提升,是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重要内容。只有人的生态伦理观、社会道德观、人生价值观与时俱进,才能促进自然生态质量不断提升。”
互动分享
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沪剧院副院长马莉莉,慈济基金会上海环保团队总干事王文宗围绕市民生活垃圾分类这一话题,展开互动分享。
各乡镇党群副书记、党委宣传委员,各委、办、局、园区、市属单位,市民巡访团、以及村居民代表共300多人参加活动。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