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有没有“安全账户”?转账24小时内可撤销?“962110”可以信任吗?
2018-9-14 0:00:00发布113次查看
摘要:在一些电话诈骗案例中,经常会提到“安全账户”这个词,骗子会要求市民先将钱款转入银行的“安全账户”。银行真的有“安全账户”吗?孙逸楠说,从银行角度看,是绝对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安全账户”完全是犯罪分子的一种套路。如果公检法需要对银行账户进行调查,会直接联系银行,进行账户资金的查询、冻结或者扣款,绝对不会向存款人索要账户密码,转到所谓“安全账户”。
接到公安人员打电话过来,告诉你“涉嫌洗黑钱”;接到银行工作人员电话,告诉你“账号被盗赶快将钱转入安全账户”;接到学校“老师”电话,告诉你“孩子要做手术急需付押金要汇款”。遇到这些情况,你怎么办?不少人会识别出,这些是骗子的伎俩;但接下来如何处理?今天下午,在2018豫园街道人大代表讲坛系列活动“‘豫’见代表”上,区人大代表——来自银行业与法律界的专业人士,向市民传授“如何防范身边的套路陷阱”的宝贵经验。
9月正是开学季,主持人上来就说,最近电信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有家长接到学校打来的电话,说孩子要做手术急需付押金要汇款。相信所有家长一定会非常紧张,都会担心万一是孩子真的在学校出事怎么办?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分辨真假老师的电话?如果接到了这样的电话,又该如何处理?
金茂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律师毛惠刚说,这个时候“冷静”是关键。孩子在学校,有关心他的老师、有帮助他的同学,他并不是处于一个孤立无援的状态。现在的学校都有应急措施,财务科都有应急资金,在医院也有绿色通道可以提供。家长如果要分辨事情的真假,最好要和孩子的班主任或是授课老师,确认孩子是不是发生意外。可能有些家长也会问,我们能不能和孩子联系?其实,这时候犯罪嫌疑人往往会通过不停拨打孩子电话的方式,让孩子无法和父母取得直接联系,这样反而会加剧家长的紧张感。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家长还是先和校方,如孩子的班主任或者授课老师取得联系,确认是不是发生这样的紧急事件。
除了电话诈骗,在网络聊天和手机短信上,也经常会遇到诈骗的情况。比如,有国外留学的女儿在qq上给家长留言,说急需汇款。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如何分辨真假?中国建设银行上海黄浦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孙逸楠,也是位母亲,她支招:如果qq或者微信是家长与孩子唯一的联系方式,最好事先约定好只有家长和孩子才能回答出来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分辨出是孩子真的需要钱,还是孩子的微信或者qq号被骗子盗取了。这些问题可以是奶奶的生日,爸爸的情况等只有家人才知道的隐私问题。
在现实中,骗子还会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电信公司等政府机构实施诈骗。比如,冒充公安人员打电话给市民,告诉他,你涉嫌洗黑钱。“一般普通老百姓听到这样的话,可能会慌乱:觉得自己老老实实做人,怎么突然就变成罪犯了? ”主持人请两位专业人士支招,老百姓接到这类电话,怎么辨别究竟是不是真的公检法打来的呢?
毛惠刚说,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在案件判决之前,案件是处于保密的状态的,真正的公安办案是绝不可能在电话里向市民透露案件信息的。如果公安打电话对市民说“你涉嫌洗钱”等,这种情况是可以很直接判断对方是骗子。
在一些电话诈骗案例中,经常会提到“安全账户”这个词,骗子会要求市民先将钱款转入银行的“安全账户”。银行真的有“安全账户”吗?孙逸楠说,从银行角度看,是绝对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安全账户”完全是犯罪分子的一种套路。如果公检法需要对银行账户进行调查,会直接联系银行,进行账户资金的查询、冻结或者扣款,绝对不会向存款人索要账户密码,转到所谓“安全账户”。
其实,银行工作人员在柜面上操作大额转账时,会有柜面提示。只要是对非本人名下的账户进行资金转账,工作人员都会提醒市民:您认识对方吗?您为什么要转钱给这个人?这其实是对市民存款的一种负责态度。孙逸楠还透露一个小细节,现在在建设银行自助设备上的转账可以在24小时之内撤销。一旦市民发现转账可能有问题,可拨打银行热线电话,进行24小时的转账撤销。同时,在柜面也可以选择“及时到账”还是“24小时之内可以撤销”的转账方式。不过,最近建设银行也发现,由于银行启动了24小时转账可撤销机制,犯罪嫌疑人有了新的作案方式,要求被害人直接把现金提取出来,在用现金存款的方式存到嫌疑人的账户里面。她提醒市民要注意这一新的诈骗方式。
主持人最后告诉在场听众,今年5月1日起,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启用了“962110”号码,作为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防范劝阻电话和短信统一专号。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若发现电信网络诈骗潜在被害人后,会统一使用这一专线致电被害人,进行远程防范劝阻。专线在上海市民的固话和手机上来电显示为“962110”,这是一个不能被改号软件进行“改号伪装”的号码,是可以信任的号码。
黄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