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松江公司误解抱怨少了 理解支持多了

2018-9-14 13:10:30发布100次查看

“之前作为小微企业受到政府的关注比较少,对松江区各类扶持政策也不了解,现在切实感受到政府的温暖送进来了。”在上海朗屹金属装饰工程公司,总经理王才德握着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服务科科长杨庭虎的手感谢道。
  把服务送到平常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中,过去8个月,全区各级干部在大调研中立足问题的“入口”和“出口”,在解决问题上不等不靠不要,主动跨前一步,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善接最烫的“山芋”,解决了一批企业和市民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截至今年8月底,全区各调研主体共调研17.6万余次,覆盖对象103.7万个,收集各类问题3.6万个,已解决2.9万个,解决率达81.99%,收集各类建议1.5万个。
  直面痛点,机制制度来规范
  “审批分工越来越细,环节随之增多,审批图章从数年前的130多个增加到了170多个。”今年初,区编办的一份调研报告,对行政审批周期长、环节多的现状展开“自我批评”。直面这一痛点、堵点,区委、区政府多次组织召开现场推进会、座谈会、专题会,一个一个问题“过堂”讨论,一个一个环节研究整改。今年春节过后第一个工作日,g60科创走廊产业集群发展“零距离”综合审批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发布。作为g60科创走廊的标志性项目,科大智能成为此番改革的第一个受益项目——从拿地到开工,仅用了45天时间。
  “简政放权+互联网+店小二”把审批权力放到离企业最近的地方,把公共资源放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这也让春节后刚刚转岗到区建管委受理服务中心的张丽娜深有感触:“这次改革,让我感受到作为‘店小二’,我们的服务已经升级到为部分重大项目从拿地到取得施工许可证提供全程‘伴随’服务。”今年3月1日,上海开展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面对这一全市范围内的审批制度改革,区建管委受理中心结合大调研,通过与企业交流、线下会诊等方式,为社会投资潜在项目提供“伴随”服务,最终发出了全市联审平台的第一张施工许可证,仅用了2个工作日。“零距离”的“伴随”服务,全新的速度,让一批投资松江的企业家们成为获益者:“以前是我们企业急,来回跑政府部门办事,现在倒过来了,政府比我们急,主动找我们对接,心里比原来舒服多了。”
  聚焦行政审批改革这篇大文章,区卫计委在公开18项卫生计生行政审批事项的依据、时限等基础上,新增网厅审批要素264项,让许可条件一目了然。区水务局集成了原来分散在多个部门的21个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了“一口受理、一口处置、全网通办、审改分离”。区人社局积极探索“一网通办”服务改革,梳理、简化人才服务事项的材料和流程。区行政服务中心则针对业务办理窗口收费方式单一的问题,一手及时添置刷卡机,一手调研引入第三方支付方式的可行性。洞泾镇则对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开刀”,将原来“建管不分”的管理模式改为“建管分离”,不仅避免了部门间的相互推诿,而且解决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难题。
  社情民意,事再小也挂心头
  文翔路是广富林街道上尚缘小区居民出门的必经之路,小区门口西侧不到100米处便是文翔路辰塔路十字路口,此前由于市民抢信号灯转弯造成大小事故频发,为此,区交通部门在此增设了转向交通信号灯。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