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张阿婆:“以前这条路脏兮兮的,这些小店黑乎乎的,油烟都往上冲,窗子都不敢开。现在,你看看这条路,干干净净的,多好呀!”
张阿婆口中这条原来脏兮兮的路是哪条呢?
很多生活在漕河泾的人可能都知道,那就是习勤路,一条不宽敞的马路,周边都是各种小店,虽然有时候方便了附近的居民和白领吃早餐、午餐,但也的确留下了不少的隐患和矛盾!
前期排摸充分了解
通过前期的调查排摸,我们发现习勤路的问题主要在四个方面。
四大问题
01
商业业态档次低;
习勤路共有商业门面30家,周边商业业态以主要提供给参加会展人员和周边商务楼宇人员的小餐饮、小便利店为主,门面小,档次低,且多在居民楼底,带来了油烟污染,污水乱倒,垃圾乱扔等问题。
02
交通状况混乱;
习勤路人行路面狭窄,且光大会展中心广场不允许非机动车进入。习勤路人行道停放大量非机动车,行人通行不便。随着餐饮外卖和快递的发展,载重型电瓶车较难停放在人行道非机动停车线内,快递业务人员将外卖和快递车辆随意停放在非机动车道上,导致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混行。
03
市政设施陈旧老化;
习勤路人行道板和绿化树穴及周边市政栏杆多年未更新,小餐饮店乱倒油污,加之习勤光大会展中心带来的大量人流和布置会展车辆损坏,使习勤路存在人行道板破损,人行路面与沿街商家连接处陈旧且衔接度差,严重影响人员通行。
04
视觉体验较差。
沿街店招店牌和门窗都为商户自行安装,商户及人行道衔接处也为自行铺设,标准和高差没有经过统一,且路面和周边绿化景观很少,导致视觉上脏乱,行人体验较差。
习勤路原样
近几年,有关习勤路的问题不断突出,居民反响强烈,漕河泾街道也决定“重拳出击”,集中整治。
了解民意创新整改
要是习勤路上的小店没有了,中午饭就不好解决了呀!
可不是嘛,虽然可以叫外卖,可是中午时间久,就怕来不及送过来就到上班的点了。
习勤路无证餐饮整治
基于对餐饮业的需求,街道对习勤路上存在严重油烟污染4家无证餐饮进行取缔;对居民楼底层且周边居民和工作人员需要的餐饮业态进行调整,严格按照标准拆除油烟设备和油烟灶,安装污水处理设备,安装程序进行备案监管。油烟不扰民,居民敢开窗了,晚上觉睡得好了,矛盾就少了。
现在的小店
路长制+城市精细化管理
现在人手一部手机,大家干什么事也都习惯依赖于手机,为了更好地实现门责管理,使得城市管理更为精细化,漕河泾街道将路长制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相结合,推出“漕河泾街道精细化管理平台”小程序。
店铺信息、店招店牌追溯、商户垃圾干湿分类、商户废弃油脂等餐厨垃圾统一回收、商户消防安监情况追踪等内容“一网打尽”,实现店铺信息信用智能化管理。
路长通过该小程序可以定期进行检查,召集相关部门进行整治。因留有检查记录,多次提醒拒不整改的商户将被纳入名单,择机进行业态调整或根据相关法规予以处罚。管理方和被管理方通过微信,在平台上双向沟通。街道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统筹各条线部门和社区资源,为道路商户提供社区服务,同时在服务的基础上,加强道路管理。
整体规划美丽安全
在对习勤路进行整体规划的时候,漕河泾街道对陈旧不统一的店招店牌按照新的标准进行改造,实现统一美观安全的需要;拆除卷帘门,统一安装玻璃移门,防止跨门营业;对商户与人行道之间的路面进行改造,统一标高,方便行人通行。
原来的习勤路非机动车乱停放
重修整改过的习勤路人、机动车、非机动车分离
为了防止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混行,提高安全性,漕河泾街道特意在习勤路上安装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道隔离栏,制止非机动车停放在路面上。人行道安装花箱式护栏,从视觉上和硬件上规范非机动车停放。
此外,路长还需负责召集沿街居委会、小区业委会和道路商家、单位,将党建工作、工会工作和群团工作,与沿街商家进行对接,开展党建和群团活动,给双方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在党建引领下,引导沿街居委会、业委会和商家成立路管会,实现道路自律管理、矛盾自我协调。
习勤路的改造还将持续深化,未来,漕河泾街道将与市建交委、市市容绿化局、市质监局等上级部门政策研究室对接,积极争取以漕河泾街道为试点,打造路长制标准,进一步探索路长制长效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