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
离开学已经过去好几天了
家有熊孩子的人解放啦
被娃儿狂虐了两个月后
是不是现在已经神清气爽了
德国一家名为“祖母厨房”的餐厅日前宣布
禁止14岁以下儿童在晚餐时间进入餐厅就餐
因为老板鲁道夫·马克尔
已经对缺乏家教的“熊孩子”彻底失去了信心
马克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餐厅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
这项禁令针对的并不是孩子
而是管不住“熊孩子”的“熊家长”
有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餐厅大吵大闹
打扰其他食客
甚至破坏餐厅财物,却一笑置之
报道称,马克尔希望
为爱安静的食客创造一个“世外桃源”
早在2007年
这家饭店就成为
德国第一家禁止在室内吸烟的餐厅
虽然备受争议
但马克尔表示
很多同行都为他的决定鼓掌叫好
他的禁令并不是对儿童不友好
而是对成年人更加友好
然而,德国的反歧视组织指出
此举可能违反该国禁止年龄歧视的法规
虽然噪音会打扰到食客
但这个理由并不足以支持该餐厅禁止儿童入内就餐
更好的选择应该是
如果儿童的行为影响到餐厅正常营业
就请家长带着他们离开餐厅
看完之后小编不禁想起之前被熊孩子支配的恐惧
无论是在交通工具
还是在商场逛街
只要碰到熊孩子整体的体验就会很差
今年年初,一位网友亲眼目睹了一名身高1米4、体重120多斤才上四年级的熊孩子猛推孕妇……
当被问及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这个熊孩子还悠闲地吃着零食,不以为意地说:
“我看电视上孕妇摔了会流产,我就想看看推倒她会不会也流产。”
听到这话的妹子,当场就爆发了......
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我们不相信学校的老师或是家长没有教育过他们要尊重孕妇,不能推搡孕妇,在公交车上给孕妇让座这些基本道理。
可他为什么还是如此肆意妄为?帖子中有一个细节:当这位妹子狠狠地修理了熊孩子之后,妹子的姑姑抱怨说:把孩子的背都打肿了,膝盖也青了。
言外之意就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就不要再去伤害孩子了,他还是个孩子啊!”
就是因为有些家人的不作为,甚至是溺爱,才让熊孩子有了继续作恶的底气。
去你家做客时,弄断你梳妆台上的口红,摔碎了粉饼,倒掉了乳液,“不小心”弄乱你珍贵的手办;
因为不让其玩王者荣耀,还可以连划小区地库里的29辆私家车;
看到别人手里的玩具,耍赖撒泼地非要得到,得不到就闹脾气;
因为好奇,可以把火腿肠放进塑料瓶,让来进食的流浪狗卡在瓶口活活憋死;
随地大小便,甚至还故意对着电梯按钮肆无忌惮地撒尿……
因为没得到姑娘手里的炸鸡排,在地铁来临的瞬间,男孩猛地从后面把姑娘推向轨道,幸好旁边的市民眼疾手快拉住了姑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事后,男孩的妈妈拉着他迅速隐蔽地离开了现场,连句道歉的话都没有......
一小男孩因为没得到年轻姑娘的手机,于是往姑娘的火锅里吐口水。姑娘跟他父母说了之后,他们一脸不屑地说:“孩子小,不懂事,让一让就好啦。”在老板更换了汤锅之后小男孩把滚烫的锅底泼向了对面的女生。年轻貌美的一张脸,说毁就毁了......
因为嫌楼外施工声音太吵妨碍自己看动画片,一气之下,在8楼的10岁小男孩用小刀割断了楼外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绳......
两个熊孩子在顶楼玩,把矿泉水瓶、木棍、易拉罐、砖头等依次往楼下扔,结果正好砸中了路过的行人。行人经医院抢救无效身亡。
去年有位2岁女孩因恶作剧坠楼身亡,当时三个孩子一起坐电梯到9楼,一名5岁的小男孩却按下了18楼的按钮,并将已经出电梯的2岁女孩儿重新抱回电梯。
没曾想,18楼的护栏恰好损坏小女孩到达18楼后,朝着光明走去,一脚踩空,不幸坠亡。
为什么很多人对熊孩子深恶痛绝?
因为熊孩子不知道底线在哪里,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好玩、好奇。
是因为即使自己犯了错,家里人也不会怪罪,甚至还会帮着自己和外人理论。
所以才会愈发地骄纵蛮横,愈发有恃无恐。
这话并不是没有道理
不让孩子成为“熊孩子”
这些规矩教给孩子了吗
公共场合守规矩,避免成为“熊孩子”
避免成为熊孩子
要从点点滴滴做起
小编就简单说几个公共场所需要注意的规矩
家长们带孩子去图书馆,都是希望孩子能够从书籍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当然,教导孩子们遵守公共场所的规矩和从书本中学习知识同等重要。家长们带孩子去图书馆时,一定要告诉他们遵守这些规矩:
不在图书馆里吵闹、奔跑嬉戏,保持安静的阅读氛围
注意维持阅览室内的公共卫生
公共书籍,不能涂抹、损坏
阅读完毕,放回书架或指定归还地点
自己不在时,不要长时间占座,浪费公共资源
在外就餐,为了他人和孩子的安全,家长要给孩子上好这个“规矩课”:
餐厅内常有端着热汤热饭的服务员来往,请孩子放慢脚步,不要奔跑打闹
不要把餐桌上的转盘、餐具等当做“玩具”,不仅影响他人用餐,也有安全隐患
使用餐具轻拿轻放,尤其是盛有热水、饭菜的餐具
餐桌上说话尽量注意自己的音量,不要影响其他客人
进入电影院之前,家长首先要考虑选择的电影是否适合孩子观看,防止孩子因恐怖、无聊等情绪而哭闹,影响到他人。其次,要告诉孩子这些电影院内的规矩:
手机的铃声和屏幕的亮光都会影响别人观影,请调成静音、如必须要拿出来,调低亮度
看电影尽量少吵闹,有问题和需求可以小声跟爸爸妈妈讲
专心观影,收起“小动作”,不要影响前排和周围的人
在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上,请家长们提醒孩子做到这些:
不要大声喧哗、踢踹座椅,打扰他人旅途
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不在车厢内奔跑打闹
注意卫生,不乱扔垃圾
需要乘务员帮助时,请把“谢谢”挂在嘴边
平时出入电梯,家长们需要提醒的规矩有:
先下后上,不争不抢
别在电梯里跑跳、做剧烈运动
不要猛按、乱按电梯的按键,不故意损坏电梯里的任何设施
电梯是公共空间,要维持公共卫生
其实,不论在任何场合,家长给孩子的规矩教育最本质的出发点都是考虑他人的感受,尽量不打扰别人、为别人带来不便,并且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人提供帮助。
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不同的场合有特定的要求,我们享受公共场合带来的服务,就应该遵守他们定下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的人,白纸变成什么样,关键在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