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B5生物柴油销售点将达200座 3万吨“地沟油”有望被社会车辆消纳
2018-9-14 9:56:00发布110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程琦9月14日报道:餐厨废弃油脂,就是老百姓俗称的“地沟油”,防止“地沟油”回流餐桌,对“地沟油”进行治理是民生实事和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已经将“地沟油”制成的生物柴油通过加油站加注到社会车辆,建立了“地沟油”资源化利用的闭环管理体系,有效解决了“地沟油”治理的难题。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每月一访”活动上,东方网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地沟油”治理有了最新的进展,2018年内b5生物柴油销售站点有望达到200座以上,供应能力达到每年60万吨左右,届时将全部消纳解决全市每年3万余吨的“地沟油”制生物柴油(bd100)。
在沪杭高速公路枫泾服务区南侧有一个中石化金枫加油站,在这个加油站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加柴油的车辆经过0号柴油加油位并不停留,而是都奔着贴有绿底白字“生物柴油”标记的加油位而去。究其原因,有司机告诉记者,是生物柴油每升比0号柴油便宜0.3元,性价比高。据该站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金枫加油站12把柴油加油枪里有一半加注的是b5生物柴油,日均售出生物柴油20吨左右,生物柴油销售量已占到该站柴油销售总量的六成。
其实,不仅仅是金枫加油站,自2017年10月30日上海首家中石化加油站加注b5生物柴油以来,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相关加油站已增加到40座,日均加注车辆超过3000辆,累计已有100多万辆次社会车辆使用掉了5369万升(约4万吨)b5生物柴油。
“能有现在的进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得益于政策上的支持,以及在整治地沟油中‘收、运、处、调、用’闭环管理体系的积极落实。”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杨劲松说。
为了整治地沟油,2012年,上海就制定颁布了国内第一部专门针对“地沟油”管理的地方政府规章《上海市餐厨废弃油脂处理管理办法》,为推进“地沟油”闭环管理提供制度保障;2017年1月,《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对“地沟油”管理进一步作出明确规定;同年11月,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沟油”治理工作意见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了本市“地沟油”治理工作机制;今年5月,《上海市支持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推广应用暂行管理办法》出台,为推进“地沟油”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政策支持。
有了政策支持,餐厨废弃油脂的闭环体系的落实更是功不可没。首先是“收”——加强餐厨废弃油脂产生源头管理,上海的餐厨废弃油脂产生单位必须向绿化市容管理部门申报并与规范的餐厨废弃油脂收运单位签订收运合同。同时,在餐饮服务单位推进安装和使用油水分离器,建立电子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行餐厨废弃油脂定向送交,对于违规行为由绿化市容和城管执法部门查处。另外,将原来的“产生付费”转变为“有偿收购”,提高了产生单位申报、交付的积极性。目前,全市产生餐厨废弃油脂的餐饮单位有近4万户,已基本落实了油水分离器安装、产生申报、定向送交、全程电子信息化实时监控等措施。
据杨劲松透露,上海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强化食用油生产经营溯源管理,推行散装食用油退市,发布《餐饮服务单位食用油使用指南》,严防过度煎炸使用“老油”,本市食用油风险监测合格率逐年提高,近年来均保持在98%以上。
在“每月一访”活动上,上海仪电溯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振向记者们展示了“上海市餐厨废弃油脂管理平台”,该平台为全程实时监管电子信息化管理系统,严密监控餐厨废弃油脂的流向和流量,实施餐厨废弃油脂产生、收运、处置无缝对接和全程监管,实现应收尽收、集中规范收运。目前,本市餐厨废弃油脂规范收运量已由2011年之前的日均不足20吨,提高到目前日均近150吨,每年可制成生物柴油(bd100)3万余吨。
那么如何让生物柴油纳入其社会加油站供油体系,让更多的老百姓接受?打通“地沟油”资源化循环利用“最后一公里”尤为重要。据悉,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支持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推广应用暂行管理办法》,建立与市场挂钩的价格体系和运行机制,并设置应急托底保障机制,鼓励b5生物柴油调制销售企业优惠促销,对优惠部分由财政适当予以补贴。
中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分公司吕伟坦言:自2017年10月30日首家中石化加油站加注“地沟油”制生物柴油以来,至2018年8月底,全市已有11个区40座加油站对外供应b5生物柴油,每天加注b5生物柴油的社会车辆达3000辆左右,累计已加注100万辆(次)共5369万升(约4万吨),试点加油站b5生物柴油销售量已占其柴油总销售量的1/3以上,社会化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下一步,力争在2018年内b5生物柴油销售站点达到200座以上,供应能力达到每年60万吨左右,届时将全部消纳解决全市每年3万余吨的“地沟油”制生物柴油(bd100)。”吕伟透露。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