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松江新闻

能力提升了“金点子”也多了 ——大调研锤炼出一支想干事、能干事的基层干部队伍

2018-9-13 0:00:00发布103次查看

从家门到校门,再入机关门,90后的岳阳街道团工委书记邵方兴坦言,在到街道之前,自己一直在机关科室工作,是不折不扣的“三门”干部,对于如何在一线开展工作,心里没底。大调研让他找到了突破的机会,在对26个居民区、50个直属团支部以及近50家区域单位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走访中,他进一步厘清了做好本职工作的思路和方向。
  和邵方兴一样,在大调研中,一大批年轻的基层干部主动跨前,不走过场、不走形式,在与企业和市民的面对面中提升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涌现出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的基层干部。

  重培养,大调研中提升能力

  顾玉莲是新桥镇党群办的一名新进公务员,通过前期的入户调研,最近她梳理形成了一份包含46个问题的问题清单和22项内容的心愿清单。清单虽只是薄薄的两张纸,却是一份份沉甸甸的嘱托,她说:“问题虽小,但不解决,解决慢、解决不好,影响的是居民的幸福感。”新桥镇在今年的大调研中针对基层干部能力不足的问题,借机开展了“重新学做干部、重新学会管理、重新学带队伍”活动。如今,像顾玉莲一样的新桥镇年轻公务员,都在大调研中收获满满。新桥镇综合党委专职委员袁丹说,大调研是自己作为新进公务员的一堂必修课,提能力,转作风,做好大调研“答卷人”是她对自己的要求。
  “大调研是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作为区安监局去年新入职的公务员,在大调研中走访了30多家企业和委办局的蒋亦晨说,大调研让他能看得多一点,想得更深一点。他说,调研中反映出的不少问题都具有相似性,只有抓住其中的共性问题制定解决措施,才能建立起长效机制,夯实安全生产监管中的薄弱环节。
  把大调研当做一个平台,在大调研中发现干部、培养干部,区委组织部结合大调研聚焦青年干部培养,进一步完善干部“选育管用”体系,针对80后优秀年轻干部创新开设“优秀年轻干部训练营”等,并围绕区委“一个目标、三大举措”战略布局,选派了50多名80后优秀年轻干部到重点岗位和街镇一线挂职锻炼。中山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在大调研中牵头调研中青年干部工作,招募了26名有责任心、政治素养高的年轻党员、党员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走进g60科创走廊展示馆担任志愿者讲解员,同时选派年轻后备干部到工作辛苦、任务艰巨的一线岗位挂职锻炼。

九亭镇在大调研中推出“科级干部上讲台”活动,来自镇纪委、办公室、经管所等的8名科级干部依次走上讲台,就各项规章制度、职能业务进行“课堂分享”“。走上讲台确实是对每一位科长的考验,既需要对自身业务相当熟悉,又要能联系基层实际,压力肯定会有,但这样的压力能倒逼自己提升工作能力。”九亭镇社会事业和社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周淑美说。

  换位置,跨前一步重新定位

  身在“理财”岗位上,区财政局农业科副科长陈海说,农民增收是个大课题,政府各个职能部门都有可为,“但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对农民来说发几套西服皮鞋并不实用,能够让他们增收的,哪怕是一条实用的建议也是好的。”有家庭农场主由于水稻田杂草稻太多,辛苦了一年还亏损了几万块;有农户采购了农用机械,但又缺少农机仓库,没地方存放……对调研中听到的这些“真声音”,陈海说:“虽然农民已不再缴纳农业税,但我们提升为农服务意识和标准的主动性不能变,这就要求我们学会换位思考,坚持心向农民,从这些小细节、小问题上做起。”
  走出办公室里的“舒适区”,走下基层去体验式的调研,才能重新审视、定位自身的工作。前不久,区税务局的专管员张东方就脱下制服,从一名税收管理员变身成为企业财务室的一名工作人员。从核对商品、材料出入库单据,整理会计凭证,到学习记账软件的初步使用方法,再到体验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完成明细数据采集,半天时间的换位体验式调研,张东方说自己真正体验到了企业财务人员的辛苦,“反思自己作为服务人员,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应该优化纳税服务,尽可能帮助纳税人解决实际困难。”
  “在走访中面对一个个因病致贫的家庭时,我感到对于他们而言,我们的工作是如此重要,责任是如此重大。”泖港镇纪委副书记徐玲玲说。沉下身子到一线,让越来越多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的基层干部们学会了换位思考。地处中山街道城乡结合部的东外居民区,既有老小区也有农民自建房,是个零散的老旧小区。在东外街36弄小区调研时,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杨忠财听到居民反映,小区离居委会较远,一公里的路程步行得一刻钟,尤其是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更不方便。换个角度看问题,今年4月起,东外居民区在36弄小区推行居委会干部“半天坐班制”,每周一至周五的半天都有居委会干部蹲点,打通了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有居民反映家中有白蚁,坐班居委会干部立即联系除害队上门;有居民房在墙上开了一个窗口,坐班居委会干部马上联系房东并上报,三天内处置完毕。

  出点子,主动担当赢得口碑

  g60科创走廊的建设,让人工智能产业在松江风生水起。但企业反映要招到会操作工业机器人的工人却不容易,而有意从事机器人行业的求职者又不知道去哪里学习技能。供需信息间的这种不对称,在大调研中引起了区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陆丽萍的关注。在深入企业、培训机构调研的基础上,她积极引导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积极开发g60科创走廊建设需要的培训项目。区人社局于今年7月公布了《2018年第一批g60科创走廊重点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目录》,将企业急需的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应用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cam等项目纳入区补贴目录,给予100%培训费补贴。如今,首批49名学员已完成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示教培训;第二批104名学员正在培训中。
  一条“金点子”,解决一个大问题,在调研中,基层干部纷纷主动担当,就发现的问题找办法、出主意。佘山派出所所长施明华在走访江秋新苑小区时发现,小区内有2000余辆电瓶车,但仅有约600个停车位,停车位缺口造成的充电难、电瓶被盗等问题随之而来。听到居民的反映后,施明华立即开始寻求解决办法。可是小区空间有限,新建车库又不现实。正当问题陷入僵局时,有人提出:市区有些小区在推广使用免费安装、有偿使用的充电装置。很快,施明华通过小区物业公司联系到了相关企业,在小区的46个简易车棚内免费安装了有偿使用的智能充电管理装备,还在每个充电点位安装上摄像头。在九亭医院,住院患者日趋增多,一些住院时间较长或行动不便的患者理发有困难,这让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赵文嫣感到了责任:“救死扶伤是我们的本职,但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也是我们的职责。”于是,她主动找到九亭镇“跨界美护肤沙龙”,对方表示愿意无偿为患者提供服务。现在,只要患者有需求,这支“理发志工”团队就会派出理发师到医院为患者理发。
  为了群众的一件小事,宁可牺牲休息时间,也要广调研、深思考。在泖港镇,港湾居民区里乱晾晒现象突出,党支部书记杨春花每天利用午休时间对各处出现晾晒物的点位进行记录,特别是周末和节假日的晾晒高峰,更是一天要走上两三遍,画出了一张完整的小区“乱晾晒地图”,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公共晾晒点进行选址优化和比对,尽量照顾到每一户人家。“如果不是大调研,我们或许不会这么主动和高效地去解决问题,而是一不小心会被贴上‘扯皮’的标签。”杨春花说。

松江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