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本市公交行业举办2018年新能源车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

2018-9-12 16:47:00发布91次查看

为确保新能源车辆的安全运营,提高上海公交行业应急处理能力和协调能力,以巩固“国家公交都市”和“文明行业”创建成果,全力做好“进口博览会”的交通服务保障工作,9月12日,由市运输管理处主办,上海巴士第三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承办的“决胜‘进口博览会’,2018年上海公交行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在久事公交申昆路停车场举行。
本次演练共设三个科目,分别模拟乘客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上车、新能源公交车辆在行驶中突发火警、新能源公交车辆发生故障路抛施救等突发事件。
乘客携带危险物品乘公交车怎么办?
在科目一演练中,一辆公交车在运营途中停站上客,有乘客拎着油漆桶和涂料桶跟随上车。根据相关规定,驾驶员以涉及公共安全为由,要求乘客配合检查。在确定其携带危险物品乘坐公交车后,果断对其实施劝离。该乘客不理解、不配合,强行要求上车。驾驶员一边疏散车厢内的其他乘客至车下安全处,一边拨打110报警电话求助,并电告调度室相关情况确认后续车辆到达时间。民警赶到现场后,驾驶员将该乘客移交处理,车辆恢复正常营运。
根据《上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乘客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放射性、有腐蚀性以及有可能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其他危险品,并应当遵守《乘坐规则》,文明乘车。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发现乘客违反规定的,应当对其进行劝阻和制止,经劝阻拒不改正,可以拒绝为其提供营运服务;对坚持携带危险物品乘车的,应当立即报告公安机关。
管理部门提醒乘客,不要携带相关危险品乘坐公共交通,如发生上述情况,也应积极配合相关人员检查,确保公共交通安全、有序运营。
营运途中公交车突发火警怎么办?
在科目二演练过程中,一辆公交车在行驶途中突然冒出浓烟,疑似发生火警。驾驶员按车辆紧急情况处置方案进行处理:关闭电源拔出车钥匙,打开应急总阀和车门疏散乘客至上风口100米处的安全地带(若车门临时打不开,则开启应急窗、敲碎逃生玻璃),抱起灭火器冲下车并关闭电源总闸,放置三角警示牌再灭火,呼叫119并报备车队。车队即刻报告公司营运指挥中心。后续车辆很快到达,顺利逃生的乘客被安全带离。接警后,消防员迅速赶到现场灭火,火点很快被扑灭。
近几年,本市新能源公交车辆投运比例不断增加,据统计,全市新能源公交车辆已有5804辆,占全行业车辆数的35%,根据新能源公交车发展计划,到2020年,本市主城区更新、新增的公交车都要求实现新能源车。新能源车辆比重将超过50%。随之,新能源车辆的安全性能也成为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好地让驾驶员熟悉新能源车辆性能及规范操作,管理部门编制了《新能源车辆安全规范操作手册》及教学视频,包括驾驶员规范操作流程、安全应急处置等内容。管理部门要求企业对驾驶员进行专题培训,熟悉掌握新能源车辆驾驶规程及应急处置规范,提升新能源车辆运行安全。
营运途中的公交车发生路抛怎么办?
在科目三演练中,模拟公交车在行驶途中突发故障后,驾驶员停车、查看仪表盘、熄火、拔钥匙,下车小跑至车后50米放置三角警示牌。驾驶员再次上车,安抚乘客并拨打车队调度和修理车间,要求分别安排后续车辆及派出抢修人员。由于路抛情况复杂,车间抢修人员一时无法修复解决,遂呼叫牵引公司。牵引人员到达现场实施牵引,将车辆牵回维保厂修理。
此次实战演练是一场综合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实战演练,涵盖了公交车辆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三类突发情况,包括危险品应急处置、车辆火灾及新能源车辆故障等应急处置演练分项,覆盖面广,规范要求高。通过演练,提高了驾驶员在应对突发事故时自救互救能力,与公安民警、消防、救援等多部门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也是对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一次实战检验。
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演练,也为即将到来的进口博览会、国庆、中秋、上海旅游节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期间公交行业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通过实兵、实车、实地、实情的操练,增强了企业及从业人员的忧患意识,普及了应急救援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提高了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实现锻炼队伍、磨合机制的演练目标,用实际行动为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提供良好的交通服务保障。
市交通委、市公交行业协会、市公安局轨交总队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出席,本市公交行业30家企业相关负责人近百人到场观摩。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