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宣桥镇"阳光动迁"得民心
2018-9-13 10:31:40发布120次查看
最近,南六公路(s32-沪南公路)改扩建工程动迁完成100%的签约率。从第一天启动动迁以来,这个刚开始被认为难啃的“骨头”,短短20天便被“啃”了下来。
南六公路改扩建路段沿街商铺多,产权复杂,涉及出租收益等,但为什么动迁户能如此“爽快”地签约腾地?宣桥镇副镇长唐林弟认为,关键是政策阳光透明,“我们的一举一动居民都能看得到”。
手机上能看签约信息
在位于南六公路511号的南六公路(s32-沪南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基地办公室内,有一台阳光动迁“神器”。
点开屏幕,上面即实时显示项目的签约数和签约率,还能查询到基地概况、政策法规、选房规则等信息,就连每户的房屋评估价、室内装潢评估价、附属设施、人口认定等相关情况也能一目了然。
“一举一动都让居民‘看得到’,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决心接受大家的监督。”宣桥镇征收安置办主任唐新国说。
为了做到信息完全公开化,宣桥镇此次在传统书面公示评估资料的基础上,创新公示形式,首次使用查询机并以app的形式将签约信息对外公布。签约期间,居民除了能到基地办公室查询信息外,还能通过app,在手机上实时查阅动迁工作进展情况。
“谁家签了,怎么补偿的,我们在手机上就能查到。”动迁居民唐红美说:“这样的动迁,很难暗箱操作,让大家觉得公平公正。”
谁来评估居民说了算
南六公路(s32-沪南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全长6.1公里,道路规划红线为45米,道路等级为一级公路。道路规划红线范围涉及宣桥镇项埭村、光辉村、三灶村、光明村四个村,涉及居民房47处,非居20处。
透明的政策,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宣桥镇改变以往每逢动迁全镇上下“总动员”,党政班子成员带队、分组到动迁户家中做工作的传统做法,而选择“轻兵上阵”,由镇征收安置办的5名工作人员会同房屋征收服务事务所,直接与动迁户面对面交流沟通。
3月中旬起,工作小组同步推进动迁户数核实、走访调研等工作,听取动迁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切实作出回应。
此次动迁项目的评估公司,便听取了群众意见,由大家说了算。镇征收安置办首先通过公开招标,确立5家具有资质的评估公司,在前期动员大会上,由动迁群众现场投票、唱票、公示,最终选定。
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
8月6日,南六公路(s32-沪南公路)改扩建工程正式进入动迁户签约阶段。签约首日,按照前期抽签顺序,20户动迁户全部完成签约选房,完成动迁总量的42.5%。
当天,还有几户此前未达成签约意向的居民,也主动到现场签约选房。吴建军就是其中之一。“以前怕早签必吃亏,现在一把尺子量到底,补偿标准都一样,还不如早点来选房。”他说。
为保证本次动迁公平、公开,宣桥镇动迁安置办和浦东第二房屋征收事务所对所有动迁户开展全面上门排摸调查和评估,并将最终结果全部上墙公开,内容涉及有证建筑面积,所在地村民可建房标准,认定可建未建面积,安置面积和居住房屋估价结果。
唐新国介绍,首次公示后,居民可以提出意见,工作人员对此进行核实、查证、修改、确认。第二次公示后,所有数据直到签约结束不再作任何修改。
居民施金龙有两个女儿和女婿,在第一次公示时,都被划入动迁对象中,但经核实后发现,小女婿儿时曾在自己父母处享受过动迁福利,因此不再享受这次动迁福利。尽管一开始“想不通”,但看到政策如此透明,他很快在签约书上签了字。他说:“既然道理都摆在了台面上,老百姓不能不讲理啊。”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