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崇明“乡下人”有了“城里人”的感受

2018-9-12 11:22:32发布123次查看

“以前去港沿镇办事,骑电瓶车要半个小时,现在好了,这次步行过去换就医记录册,只需要5分钟。”港沿镇合兴村的村民沙美丽说。从半小时到5分钟,缩短的不只是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更拉近了政府部门与群众间的距离。
  基本管理单元开放
  自从原合兴乡与原港沿乡合并以后,合兴地区9个行政村,近2万名村民去港沿镇办事之路就显得有些“坎坷”——不仅路途较远,还没有直达的公共交通,对于年纪较大的村民,尤其不便。为了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合兴地区老百姓提供便捷有效的政务服务,2017年以来,港沿镇推进合兴社区基本管理单元建设,基本管理单元已于去年底正式对外开放。
  通俗一点说,“社区基本管理单元”作用就是让百姓办事不再跑远路,就近就能享受到公共服务。港沿镇合兴社区基本管理单元按照“3+3”配置,即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和警务站、城管工作站和市场监管站。在这里,居民可以完成城市居民养老保险个人参保登记、残疾人核定申报、就业失业登记证申领、跨区就业人员补贴、失业登记、门急诊就医记录册新增及补换、门急诊及住院零星报销在内的各项业务。此外还设立了合兴基本管理单元社区党委、社区委员会办公室兼优秀书记工作室、多功能谈心室和会议室,面积约300平方米。
  合兴地区60岁以上老人的比例特别高,便捷公共服务就在家门口,一些老人依旧一脸茫然。为此,港沿镇组织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宣传社区基本管理单元的建设情况,告诉村民们哪些服务是就近就可以解决的。一位村里的志愿者还成了社区基本管理单元的现场负责人,办事者一进门,志愿者会首先询问来者要办什么业务,社区管理单元能办理的,他将来访者带到相应的窗口,社区管理单元无法解决的,志愿者会告知他们应该去哪里办理。
  “附加效应”明显
  除了让村民享受到了更便捷的公共服务之外,合兴社区管理单元的建设还有许多“附加效应”。合兴社区基本管理单元周边原来存在大量的违法建筑,这些违法建筑存在时间长,成了“老大难”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周围环境的美观。港沿镇借着社区基本管理单元建设的契机,结合“五违四必”、“河长制”、“文明创建”等工作要求,集中开展专项行动,拆除违建40余处,拆除面积达2286.13平方米。昔日脏乱差的环境终于改头换面。
  社区基本管理单元沿四滧河而建,随着周边绿化的打造,一条被村民称为“滨河大道”的休闲走廊孕育而生。岸边垂钓、河边散步,广场舞大军,这里已经成为合兴地区老百姓清晨和傍晚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天沿河边跑步的退休工人沈洪福说:“上海有滨江大道,我们有滨河大道,我看啊,这条大道还得延长,你看,老百姓都自发过来,休息用的小石凳都不够用了。”
  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合兴社区基本管理单元的建立,不仅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办理业务的愿望得到了实现,还让周边的生活环境变美了,社会治安、食品药品监管等方面也更加全面。由此带来的是村民们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提升。沙美丽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们就住在合兴乡附近,是‘镇上’人,后来乡镇合并,我们成了办事要跑远路的‘乡下人’,心里难免有些失落。现在好了,大家都又有了做‘城里人’的感觉。”
  通过社区管理单元半年多的运行,港沿镇也积累了更多社会治理的有益经验。港沿镇副镇长戴如堂告诉记者,港沿镇将在目前社区基本管理单元的基础上,打造“为民公共服务功能区”,老年人助餐点、老年活动点等都在加紧规划建设之中。“在不久之后,合兴地区村民将能享受到更多、更多优质的公共服务。服务于民,正是加强社会治理的核心要义。”戴如堂如是说。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