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间吵吵闹闹是常事儿,
但有家长却非要小题大做,
把它上升到大人之间的矛盾,大打出手,
不仅打小孩,连出面劝架的老人也打!
9月6日,有网友爆料称,
在上海某儿童乐园内,
有一男子不顾在场的数名孩童,
不仅对一名妈妈拳打脚踢,
还扇其女儿耳光,
甚至还动手打前来劝架的老爷叔
打人者身着黑色上衣,
他对着一位女士又踢又踩。
尽管边上有人劝阻
但这名男子还是在用力殴打!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小女孩跑了过来,
他竟用力将其推倒。
男子连过来劝架的老人也打,
掐着老人的脖子,一把将其推倒在地。
连孩子都推,不配为人父母
事情发生在8月26号下午,
事发地点在上海宝山大华的波比一号游乐场。
事发原因是,两方的孩子在玩耍时发生了摩擦,
视频中出现的小女孩可能觉得打人男子的儿子欺负了她,
很委屈。小女孩的母亲见状便找小男孩的母亲理论,
两人从口角引发为推搡争执。
打人男子本在乐园外等候,
见状便冲过来对女孩的母亲脚踢殴打。
工作人员们在旁劝架时,
一旁的一名原本不牵扯其中的老爷叔也过来劝架,
不料,女孩父亲转身就把老爷叔推倒在地。
家长们自行拨打了报警电话,
民警到达后随即带回派出所进行了处理。
事发后,双方随后进行了验伤,
警方在对此事展开进一步处理。
不过有网友爆料称被打女子颈椎错位
劝架老人肋骨都被打断了...
只能感叹有些父母的素质真的太感人。
小孩之间发生争吵,
不是教育他们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而是拿起放大镜去找别人的不是,
然后用暴力解决问题,
这是在以身示范教育孩子如何拳头说话?
阿拉上海某小区又现“吃人窨井”,
一3岁女童不幸在小区溺亡!
据综合新闻播出的节目《案件聚焦》报道,
照片中这名活泼可爱的女孩名叫多多(化名)
照相时刚满三周岁,按照多多的年纪
今年本该是多多在幼儿园就读的第一年。
多多是家中老幺,由于45岁的妈妈王女士再次怀孕。
好不容易才生下多多。
多多出生后,一家人都特别疼爱她。
今年1月,多多被发现在一口窨井里溺水而亡。
夫妻俩指着距离他们住处不到50米
一处绿化里的窨井,
称女儿就是被它给害死的。
奶奶带着多多在小区散步玩耍,
没过多久,
妈妈看到奶奶居然一个人回了家。
却发现多多已不知所踪。
五分钟后,在家附近的绿化带,
王女士发现了一个窨井,
低头一看,女儿竟在里面。
由于窨井很深,王女士从家里拿了一把锄头
在路人的帮助下把女儿捞了上来。
多多已经没了。
物业对于小区相关设施不及时维护,
也未设立任何警示标志,
这是导致女儿多多死亡的主要原因。
他们找到物业讨要说法。
他们并没有责任,
无奈之下,金先生夫妇将小区物业公司告上法庭,
要求物业管理公司承担事故80%的赔偿责任。
一审法院在审理后依双方过错程度,
判决多多的父母承担80%的赔偿责任,
物业公司承担20%的赔偿责任。
一审后多多父母不服判决,
向上海市一中院提出上诉。
为了查清事实,记者随一中院承办法官,
再次来到事发现场进行实地调查。
上海一中院经审理认为物业公司未及时发现
或者消除窨井存在的安全隐患,未尽管理职责。
与此同时,多多父母未尽监护责任,也存在过错。
法庭最终对本案作出了终审判决:撤销一审判决,
综合考量双方过错程度及事故原因力的大小,
物业公司应对损害的发生承担相对较大的责任,
改判其承担60%的赔偿责任
共计赔偿多多父母80万多元。
幼儿缺乏自控和规避危险的意识,
对儿童安全的“守护”需要建立综合保护机制。
希望家长、公共场所管理者都要提高保护儿童的责任意识,
切勿因一时疏忽酿成大错。
现在的司机有多结棍,
出个车祸就连豪车也不要了,
丢下车就开溜……
果然土豪的世界只有土豪能懂,
我等穷人理解不了。
这位土豪驾驶员出现在中潭路中远两湾城门口,
他9月6日开号牌“苏d0**26”的白色保时捷轿车追尾了
“沪df**29”的黑色凯迪拉克suv,
据目击者反映,当时保时捷车速非常快。
不知道凯迪拉克轿车怎么样了,
反正它自己是头破血流了
下了车就一路狂奔逃离现场,
完全没打算为自己造成的这次车祸担责。
幸好,周边市民群众够给力,
保时捷驾驶员还没没跑出多远
就被他们及时围堵截获。
知道跑不掉的他竟在交警来之后,
躺倒在地耍起了无赖。
至于这样又丢车又耍赖的吗
其实还不止赔偿费的问题,
他还涉及醉酒驾驶。
这位保时捷驾驶员孙某满嘴酒气,有酒驾嫌疑。
最终,在警方增援力量的配合下,
孙某被强制带离事故现场
送至医院进行检测。
经查,孙某血液中酒精含量为251mg/100ml
属醉酒驾驶。
已被普陀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孙某后悔不已,他说自己当日凌晨2点,
开始在长寿路某火锅店内与朋友聚餐,
期间共饮用5瓶啤酒,后至晨6时30分许,
驾驶车辆欲返回家中,
谁知却在小区门口发生了交通事故。
他说自己知道饮酒后不能驾车,
但想着早晨人比较少,而且饭店离自己的家也很近,
便心存侥幸开车上路,没想到还是酿成了事故。
只希望这位孙先生能好好反思。
同时也希望大家也能从孙某的身上吸取教训,
谨记“酒后不驾车、开车不喝酒”,摒弃侥幸心理,
时刻谨记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