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点亮城市,设计引领未来。”作为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一项重要活动,一场名为浦东新区文化设施设计详解的报告会近日在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举行。
记者从报告会上了解到,浦东新区正持续推进文体设施体系建设,形成一批个性鲜明、形态各异、内涵丰富的特色文化空间。其中,正在打造的十大地标文体项目,将助推新区建设开放创新高品质的人文之城、体验之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浦东居民足不出“区”,就能享受世界一流演出,分享世界文化的瑰宝。
据了解,十大文体项目分别为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浦东美术馆、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及群众艺术馆、浦东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张江科学会堂、张江未来公园、上海浦东足球场以及世博文化公园。
其中,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被列入上海“十三五”期间公共文化新布局中的重点建设项目。目前,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已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建成。
这些文体设施在完善上海文化功能、提升整体文化能级的同时,其建筑本身在设计上也是各具特色。上海博物馆东馆注重保持并强化城市原有景观轴线;上海图书馆东馆旨在打造一个面向公园和城市的开放的公共阅读广场;上海大歌剧院位于世博文化公园内,强调整体与公园绿地相融合,为居民提供活动空间。
丹麦SHL建筑事务所合伙人陆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代图书馆不仅是一个贮藏和借阅各种资料的场所,更应该是一个让人愿意驻足停留、社交互动、充满着灵感和惊喜的空间。她表示:“应该把图书馆看作是‘从书籍到交集’的转变——公共图书馆将不再是一个仅仅提供藏书的地方,而更像是一个能将市民与知识、体验、创新力联系起来的积极、活跃的场所。”
张江未来公园将是科学城的一大亮点。规划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张江未来公园,融合了城市休闲与公园综合形态,包括一个1万平方米的中心公共广场、四座总建筑面积超过3.8万平方米的功能场馆、一个5.6万平方米的公园。其中,四座功能场馆分别是图书馆、艺术中心、演艺中心和运动中心,是整个园区的核心所在,将文化及娱乐设施合理分布于步行范围内。
此外,根据规划,新区还将补齐一批便捷可达的百姓“家门口”服务设施,夯实“15分钟文化服务圈”,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市民的文化获得感、满意度。
对于浦东加快文化设施的建设步伐,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联合策展人、《时代建筑》杂志运营总监戴春认为,随着新区这些文化设施的建成,将使浦江两岸的文化场所能同时多方面、多角度地服务于市民的精神生活。全新的文化建筑将为市民打造更便捷的城市生活共享平台,也向世界展示了上海不仅是不断飞跃的经济之城,也是独具魅力的文化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