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即将到来。教师,是一个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于一体的职业,“辛勤的园丁们”在繁重而辛劳的教学中,自身健康“成绩”也面临众多挑战。
“教师职业病时间表”
工龄1年:嗓子渐渐吃不消——过度用嗓,慢性咽炎已有前兆;
工龄3年:眼睛干燥模糊——长期电脑备课,干眼症难以避免;
工龄5年:心理障碍——骨干教师升学压力越发重大;
工龄10年:大多得了痔疮——不大不小的病,久站久坐得来;
工龄15年:颈椎僵直——埋首备课,久而久之患上颈椎病;
工龄20年:胃病找上门——二十年讲坛生涯,生活紧张;
工龄25年:静脉曲张——久站后双腿时而麻木无力;
工龄30年:毛病都来了——桃李满天下,相伴一身病。
各位老师,您到第几级了?
上课大声说话、一个劲抬高手臂写板书、长时间站立。下课又忙着备课、写教案、批改作业、伏案低头工作……这是很多老师每天的生活。
慢性咽炎、颈椎病、肩周炎、静脉曲张……都成了教师职业病。
工作任务多
教师的“隐性工作时间”
教师的“隐性工作时间”似乎常常被忽略。绝大多数的中小学教师每天早上7点半前到校,傍晚5点离校,回到家之后,还要利用两到三个小时进行备课和批改作业,所以 一天工作12个小时,已经成为了大多数教师的工作常态。
工作压力过大
教师有颗“玻璃心”
目前,教师已经成为心理压力巨大的职业之一。
通常中小学老师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各种考核、校园人际关系和学生成绩升学问题,这令很多老师经常觉得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
高校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科研、生存、人际关系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长期被忽视。
担负多重角色
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教师的工作特点,决定着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知识的传授者,集体的领导者、学生的知心朋友、心理保健医生等等。
对家庭,他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在学校,是学生的榜样与楷模;在社会,则要求教师是一个高素质 的模范公民。多重角色使他们承受着多方面的心理压力。
小编告诉你
01
慢性咽炎
老师长期大声说话,容易引发声带水肿、充血或小结,加之长期受粉尘刺激,易引发慢性咽炎。
对策:
修正讲话的方式,胸式呼吸改为腹式呼吸
常用温开水、薄荷口含片润喉
少食辣椒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以及巧克力等糖分过高的食物
02
颈椎、腰椎疾病
教师长期伏案工作时精力高度集中,备课时间较长,容易造成颈部肌肉的紧张,时间一长就会形成颈部肌肉和韧带的慢性损伤。而腰椎压力是站立时腰椎所承受压力的好几倍,时间长了,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对策:
调整工作中的姿势与时间长度
适度运动、充分休息,做些扩展胸部、扭动腰肢、活动四肢等运动
03
胃病
教师的工作负担重,日均工作时间远超8小时,加上平日体育锻炼少,吃饭不准时。赶时间时吃饭狼吞虎咽,太忙时又顾不得吃饭。
对策:
如果出现胃部不舒服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检查,不要一拖再拖
平时吃饭时细嚼慢咽
规律且定量进餐
平时,多补充维生素c,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病能力
04
静脉曲张
教师需要长时间地站立授课,下肢静脉内的血柱形成静脉内的压力,使静脉血不易向心脏回流,而向足部倒流,造成静脉迂曲、扩张,并引起相关并发症,导致下肢静脉曲张。
对策:
讲课时,教师应将身体重心交替由一只脚移到另一只脚上,始终保持一只脚处在休息状态,并可慢步走动
要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活动活动双腿,促进血液循环
慢跑、关节屈伸活动、腿部按摩,都可以预防静脉曲张
05
心理疾病
学生成绩、升学压力、校园人际关系等都让很多老师心理上不堪重负。长期的心理紧张,很容易出现精神焦虑、抑郁等症状。
对策:
在日常教学中,连续工作一小时左右就要活动休息一会儿,听听音乐或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日常要注意摄取合理的营养,以保证大脑正常功能所需要的物质基础
摆正心态,把自己当做普通人,在遵守职业操守的同时坦然面对各种压力和失败
06
干眼症
老师长时间面对电教设备和网络,再加上每天都批改作业,这种情况下会导致他们视觉疲劳,出现视觉模糊、视力下降或眼睛干涩、发痒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干眼症。
对策:
每隔一段时间抬头看远方,做眼保健操
摄取足量的维生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