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平日总要约上三五个朋友去喝喝小酒、吃吃火锅,享受闲暇时间的那份安逸时光。但大多数人最喜欢看电影消磨时光,带着家人在电影院看看热门的电影。特别是新年的时候,每逢贺岁档电影,那必定是场场爆满。回想老上海时期,阿拉谈恋爱或周末最喜欢看戏。要说在上海看戏,那一定不能错过美琪大戏院。
美琪大戏院曾是上海京剧四大舞台之一,也是上海地段最好的剧院之一。1941年由范文照建筑师设计,美国现代式样建筑,但有装饰艺术派的风格。它典雅、独特的风格,融合现代与古典建筑美之精华,入口处圆形巨塔,气势磅礴,大型水晶吊灯灿烂缤纷,大、小两座灯光喷泉流光溢彩,青铜艺术雕塑造型典雅,观众休息大厅视觉富丽庄重,宏伟壮观。它的风貌赢得了国内各名牌高等院校建筑系师生的赞赏和青睐。
“美琪”并非这座地标性戏院的名字。1966年,因靠近北京西路,这座戏院曾被改名为“北京影剧院”,直到1985年才恢复“美琪”之名。
当年,美琪大戏院开幕是专门为专映西片的首轮影院,后来变成了歌剧、舞剧大型综合性演出场,也是国内外文化交流的主要演出场所。定名美琪,原是取其“美轮美奂,琪玉无瑕”之意,被海内外人士誉为“亚洲第一”,当时可谓“一票难求”。
上世纪在上海掀起了一股听戏曲、观话剧、看电影的热潮,美琪大戏院也是一个世纪前最摩登的存在,凭借戏院本身过硬的地位,这里成了许多文化名流常常聚集的场所。作家张爱玲、艾青常常来美琪大戏院观看表演,样板戏《沙家浜》就发源于此。
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当初就是在美琪大戏院复出,演出了《刺虎》《思凡》《断桥》等剧目,轰动一时,观者如潮。在如潮的观众中,就有丰子恺,“俯仰顾盼,自拊其背,检验是否做梦”。看戏仍不满足,于是他特地登门拜访梅兰芳。
美琪大戏院旧照(图源网络)
2016年,阔别观众5年的美琪大戏院回归开放,戏院工作人员在城市建筑档案馆中找到了几十张当年建院时的老图纸,按照图纸经改造修缮后还原了1941年的老建筑味道。
一个世纪的洗礼,美琪大戏院作为文化地标见证了上海的风风雨雨,记录了上海戏影剧文化的起起落落。重装归来的美琪大戏院似乎还带着近一百年前旧时光的点点尘埃,无声地讲述着老戏院里那一幕幕经典唱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