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江川书香绵延全社区
2018-9-7 11:15:41发布104次查看
修齐讲堂——敬一丹家风家训分享
24小时的城市书房
8月20日下午,江川“修齐讲堂”名家专场讲座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菁菁堂举行,特邀央视前主持人敬一丹讲述《记忆·记录·纪念———敬一丹家风家训分享》,吸引了周边中小学生、企业职工、社区居民群众、闵行“知联会”成员等1000余人慕名参加。
敬一丹以“信中信”的方式,与四世同堂大家庭的后代交流,引出一系列“信”的故事。从1950年的父母情书,到1960年代自己寄出的家书,再到2018年的“微信控”……在她娓娓道来的讲述里,记忆里的一个个故事被生动还原,不同年代的气息扑面而来,而朴素的家风家训也在“闪光”。
坐在台下的李先生告诉记者,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参加江川“修齐讲堂”的活动,今年4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知名制片人、高级编辑筒平在合生邻里中心以“阅读与写作是一对飞翔的翅膀”为主题,为听众带来一堂生动的阅读文化课程。今年夏天他又在江川文化馆聆听了第三届阿尔达米拉吉他艺术节的大师音乐会……一说起这些李先生便是滔滔不绝,因为在江川丰富的公共文化活动令他激动不已。而24小时开放的城市书房尤其令李先生与许多江川居民自豪。
城市书房是一座24小时无人值守自助图书馆,采用全方位网络化自助式,读者自我管理的运营模式。只需一张身份证或者一卡通读者证就可入内读书,享受24小时图书阅览、自习等服务。入夜后,当城市写字楼的灯光渐渐熄灭,书房内却是彻夜明亮。它们守候着那些喜爱阅读的“夜归人”。
8月25日夜10时,记者来到人头攒动的碧江广场,与广场内热闹的氛围不同,9号楼的城市书房碧江馆内爱书人三三两两的临窗而坐,细细品味着书本间的文字魅力。顺着楼梯来到2楼,记者脚步声立刻变得清晰起来,几位学生正在此用心学习。此刻只有翻动纸张的沙沙声,屋内因爱书人在此汇聚变得悠闲恬淡。据碧江广场的保安说:“每天都有人在深夜来到碧江馆看书,虽然人不多,但是他们通常都会待上几个小时,有时候自己下班了还看见他们坐在里面。”
像这样的24小时城市书房在江川有三家,分别是碧江馆(鹤庆路900号碧江广场9号楼1层)、凤凰馆(石屏路517号)、沧源馆(德宏路2541号)。无论酷暑或严寒,无论阳光还是暴雨,它们总在那里守候着,守候着晨间的朝霞,守候着夜晚的繁星。曾有人说:“深夜为读书人点燃一盏灯,一座城市就被点亮了。”而江川人说:“城市书房就是城市里的这盏明灯。”
上海新闻